事實不真實導致新聞侵害名譽權這是新聞傳播中侵害名譽權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它通常表現為新聞作品主要內容不真實、采訪不扎
實造成失實、杜撰虛假新聞故意誹謗等。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規定:“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1999年11月25日,《海峽都市報》以《夜宿湖美,應召小姐說:這里全省最安全》為題披露了記者暗訪福建泉州**大酒店的經歷。**大酒店以報道將其“描寫成一個與公安機關串通一氣,靠色情服務招攬生意的酒店”,嚴重侵害了酒店名譽為由提起民事訴訟。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這里全省最安全》一文……對聽來的消息未經核實,違反了新聞真實性原則”。法院判令“**都市報社應立即停止對原告**大酒店的侵害”,在報紙上向原告賠禮道歉,并賠償原告因侵權造成的損失1萬元。**都市報社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后被駁回。[8]
褒揚性新聞失實侵害名譽權這也是事實不真實導致的新聞侵害名譽權,之所以單獨列出來,就是考慮到這類失實的特殊性。表面看來,這類糾紛的作者顯得特別委屈似的,覺得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抬高了對方的聲譽還要遭受訴訟,是不是對方太不盡人情?但細分析后就能理解其實這和批評性失實是一樣的性質。所謂失實就是不真實,既然是不真實,造成損害的當然也會給被褒揚者的名譽帶來負面影響,同樣也會對簿公堂。當然,名譽受損的事實不會因為是褒揚而不能成立。這類侵權中典型的案例就是1992年楊-沫先生訴汪*騫和《知識與生活》雜志社案。楊解釋說,之所以起訴就是認為會有人“以為我借名人抬高自己,至少會使人認為我在自我吹噓,造成極壞社會影響,侵害我的名譽。”[9]可見,新聞報道必須實事求是,否則,善良的抬高之后卻是自釀苦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