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在治療期間因為某些因素發生醫療事故,導致與患者或患者家屬發生糾紛,這時候雙方都需要冷靜處理,發生醫療糾紛后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怎么進行賠償,那么醫療糾紛損害賠償怎么解決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一、協商解決
發生了醫療糾紛,并不一定都需要通過繁復的法律程序來確定賠償。有的時候,如果醫患雙方都實事求是、通情達理,患者或者患者家屬與醫院可以和平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及善后事宜。
因為協商解決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所以沒有墨守成規的具體程序,比如為了明確責任是否需要啟動鑒定程序就可以由醫患雙方協商決定;出于方便醫院與行政主管部門報告,醫患雙方也可以先共同委托有鑒定權的醫學會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確定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醫療事故的等級及醫療行為對損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然后患者與醫院協商來確定賠償數額,也可以不進行鑒定而直接由醫患雙方協商賠償數額。
當然,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可的事實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至于具體內容,雙方可以靈活掌握,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這樣一來,有憑有據,白紙黑字,清清楚楚。
協商解決這一途徑,優點和缺點都極為鮮明:優點在于快速高效,省卻了大量繁復的程序,可以節省時間和醫患雙方的精力,并且盡量不給患方增加新的情感傷害。但這一做法需要醫患雙方都保持一定的克制和理性,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進行,而這正是大多數醫療糾紛的當事人雙方所缺少的,尤其是近年來,大量“醫鬧”事件的發生,激化了醫患矛盾,不理性的做法也使得醫患雙方難以坐下來好好談。另外協商解決醫療損害賠償問題缺少強制力的保障,協商完成后雙方當事人都有可能反悔,導致協商結果無法落實,重新走向法律程序,反而更浪費此前的努力。
二、第三方調解
協商需要醫患雙方共同努力促成,醫患雙方在自行溝通無效的情況下,還可以尋求第三方介入調解,常見的是行政調解和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比如在一些較為嚴重的醫療糾紛中,甚至在構成醫療事故的情況下,如果醫療事故已經認定,而醫患雙方就最終賠償數額達不成一致意見的話,醫患雙方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即當地衛生局提出調解申請,由衛生局委托有關醫學會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以確定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以及構成幾級醫療事故等,并最后依此確定賠償數額。這種有衛生局參與的調解即行政調解,這是2002年9月1日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新增的一種解決醫療事故賠償民事爭議的機制。這種解決方法借助行政機關的努力來促成醫療事故賠償的確定,一是第三者的參與協調有利于較為快速地解決糾紛賠償;二是衛生行政機關以其自身的行政影響力有助于醫患雙方在一定程度上互為退讓從而促使糾紛解決,其優勢較為明顯。
除此之外,近年來,隨著醫療糾紛的逐漸增多,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化解醫患糾紛矛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簡稱醫調委,是依法設立的專業從事醫療糾紛調解的群眾性組織。醫調委調解醫療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在醫療糾紛中,貫徹“調解優先”原則,引入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工作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功能,積極參與醫療糾紛的化解工作,對于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諧因素,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按照國務院《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司法部《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的要求開展,對于需要進行相關鑒定以明確責任的,經雙方同意,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可以委托有法定資質的專業鑒定機構進行鑒定。調解成功的一般應當制作人民調解協議書,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督促當事人履行協議。
首先,第三方介入調解的原則是當事人雙方自愿。換句話說,無論是衛生行政部門還是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損害賠償糾紛,自愿原則都應該貫穿整個調解程序: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同意由第三方參與調解,自然就無法開始調解程序;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同意相關責任的認定,調解程序自然無法繼續;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同意最后的賠償數額,調解程序也就無果而終。其次,衛生行政部門或者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協助調解時,提供的計算賠償數額依據應當是依法合規的,也就是說這個賠償數額是有據可依的,需要憑事實、憑法律法規確定,而不是衛生行政部門或人民調解委員會空想杜撰出來的。最后,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當然,第三方介入調解并不是無限期的,為了事情最終解決著想,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或者人民調解委員會均不再調解。
衛生行政部門或者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參與有助于醫患雙方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快速地解決糾紛,患方也可以盡早得到賠償,減少等待時間。尤其對比醫療糾紛訴訟中的舉證難、鑒定慢等情況,第三方介入調解無疑是糾紛解決的綠色通道。當然,若達不成協議,或達成協議后反悔,再行提起訴訟,也可能反而拖延賠償糾紛的處理。到底是先行申請行政調解還是直接尋求司法救濟,當事人應當結合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三、訴訟程序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屬于民事糾紛,發生醫療損害賠償爭議時,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可以尋求第三方幫助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因此,訴訟也是醫療損害賠償糾紛處理中的可以直接選擇的程序之一。協商或調解都不是訴訟前必須經過的程序,實際中完全可以不經過協商和調解而直接進行訴訟。
可以選擇協商解決,當協商不成可以選擇第三方調解,而對于醫療事故比較大的還可以選擇民事訴訟,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事故糾紛的問題,更多情況可以咨詢365律師為您解答。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程序分別是什么
醫療糾紛處理協議書
2020年最新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上海律師協會會員。自執業以來,專注律師實務及法律研究,致力于經濟糾紛、公司企業、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民商事領域的訴訟、仲裁,非訴法律顧問、風險防范等法律服務。秉承“遵法、敬業、誠信、高效”的執業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在交通事故、婚姻繼承、債權債務、動拆遷、勞動人事等常態法律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及豐富的辦案經驗。楊麗娟律師執業以來成功辦理數百起訴訟、仲裁及非訴案件,為大中型企業及個人提供過大量法律顧問服務及專項法律服務。全面準確提供法律分析及解決方案,善于解決復雜疑難案件。
游樂場兒童受傷如何劃分責任
2021-02-26房屋轉租合同有效嗎
2020-11-24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中央一號文件哪些內容與互聯網金融相關
2021-01-16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