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法律處理程序是很多人關心的,因為生活中不少人會遇到司法糾紛的問題,雖說這不是什么好的現象,但還有很多人還是不知道采用司法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利益,相比之下已經是進步的現象了。想要解決這些問題的話我們就要掌握醫療糾紛的處理過程,那醫療糾紛案件法院的處理步驟是什么呢?
(一)委托
司法鑒定機構和社會專業司法鑒定人接受司法機關的委托,從事委托請求事項的司法鑒定;非訴訟案件鑒定的受托從其行業規定。
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托。
2、在訴訟案件中,在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司法鑒定委托。當事人委托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
(二)受理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托書后,應對委托人的委托事項進行審核,并作出如下決定:
1、對于符合受理條件的,能夠即時決定受理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與委托人簽訂《司法鑒定委托受理合同》;
2、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鑒定委托材料收領單》,在收領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內對是否受理作出決定;
3、對于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退回鑒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說明明理由;
4、對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書面答復。
(三)初次鑒定
鑒定機構受理案件后,應當指派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承擔鑒定工作,同一鑒定事項應當由兩名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進行。
(四)補充鑒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補充鑒定:
(1)發現新的相關鑒定材料;
(2)原鑒定項目有遺漏。
(五)法律訴訟
司法鑒定之后可以進行法律訴訟。雙方當事人在法庭舉證、持證,法院根據認定的證據依法作出判決。法院判決之后,任何一方當事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級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期間原一審判決不生效。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上訴期滿未上訴或兩審終審后,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醫療糾紛問題出現是雙方都不想的,所以我們作為當事人不應該給予對方太大的壓力,只要對方能夠配合處理這些問題我們就不應該表現的很消極。遇到這類問題如果能夠通過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話自然是最好的,但是醫療糾紛案件法院處理的話也并沒有什么錯誤,也能夠保障自身的權益。
司法鑒定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0年最新搶劫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司法鑒定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賠償標準規定是什么
2021-01-21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投保人
2021-02-05土地轉讓出售協議范本
2021-02-28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