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深州市律師 蜀山區律師 右江區律師 鎮海區律師 東營區律師 武勝縣律師 淄川區律師
我國當前正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這其中也包括醫學方面,但是醫患糾紛仍然存在,一般發生醫患糾紛是因為醫療人員對患者造成了侵權,這樣就必須賠償,那么2017年全國醫患糾紛賠償標準是怎樣的呢?下文為大家介紹。
一、醫患糾紛
醫患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中,一方(或多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后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
二、 2017醫療糾紛賠償標準
如果醫療行為由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司法過錯鑒定,結論存在醫療過錯的,則適用《民法通則》及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之規定,賠償標準如下:
(一)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二)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三)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四)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五)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六)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七)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
(八)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
(九)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十):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十一)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十二)精神損害撫慰金: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在賠償的內容中包括了醫療費,住院費等,如果給當事人殘疾或者死亡,則還需要向當事人給付殘疾補償金和死亡補償金,如果侵權的行為給當事人或者死者親屬造成精神損害,則在原來賠償金的基礎上還需要進行損害賠償。
2020醫療糾紛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醫療糾紛處理要哪些程序?
醫療糾紛處理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公眾責任險費率
2021-01-26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