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訴訟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需要某些審判人進行回避,有可能是因為特殊情況的時候被告原告雙方要求的,也可能是由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的,那么訴訟中哪些人需要回避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nèi)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權要求回避,但應當提供相關證據(jù)材料:未經(jīng)批準,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報銷費用的;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此外,凡在一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不得再參與該案其他程序的審判;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兩年內(nèi),擔任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兩年后,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準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監(jiān)護人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回避的形式主要有自行回避和當事人要求回避兩種。自行回避指回避適用人員,遇到法定應當回避情形時,主動提出不參與該案訴訟等活動。當事人要求回避,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請,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做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zhí)岢龅?日內(nèi),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做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jīng)Q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nèi)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在現(xiàn)實過程中我們其實也會遇到需要回避的情況,之所以在訴訟中建立回避制度是因為這樣能夠更加的保障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如果在訴訟的過程中該回避的人員并沒有回避的話,可能會對最后的審判結果造成影響。最后感謝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也歡迎大家繼續(xù)關注由律霸網(wǎng)站為大家推出的文章,也可以給我們留言讓我們找尋專業(yè)的律師為您解答。
民事訴訟回避方式有哪些?
民事訴訟對于審判人員回避是怎樣規(guī)定的?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工傷和工傷事故分類
2020-12-22老板因員工離職扣培訓費合法嗎
2021-01-17公司外派不接受算主動辭職嗎
2021-01-10涉外婚姻形式要件的沖突類型具體是怎樣的
2021-01-17找律師寫合同多少錢
2021-01-24私營企業(yè)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什么是應付票據(jù)貼現(xiàn)
2021-02-01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房產(chǎn)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nèi)容
2021-02-13產(chǎn)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qū)別
2020-12-15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代簽商業(yè)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chǎn)保險合同的區(qū)別有什么
2020-12-11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觸發(fā)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