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套計價售房存隱患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1年發布的《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商品房銷售可以按套(單元)計價,也可以按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計價。商品房建筑面積由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組成,套內建筑面積部分為獨立產權,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部分為共有產權,買受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按套(單元)計價或者按套內建筑面積計價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應當注明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其第十九條還規定:“按套(單元)計價的現售房屋,當事人對現售房屋實地勘察后可以在合同中直接約定總價款。按套(單元)計價的預售房屋,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合同中附所售房屋的平面圖。平面圖應當標明詳細尺寸,并約定誤差范圍。房屋交付時,套型與設計圖紙一致,相關尺寸也在約定的誤差范圍內,維持總價款不變;套型與設計圖紙不一致或者相關尺寸超出約定的誤差范圍,合同中未約定處理方式的,買受人可以退房或者與房地產開發企業重新約定總價款。買受人退房的,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違約責任。”這是我國明確以部門規章的形式確認了商品房銷售可以采用按套計價的方式,并且在采用此種計價方式時合同中的部分內容及可能發生的糾紛處理進行了規范。
所謂按套計價銷售商品房是指買賣雙方同意將套(單元)作為計價單位,對商品房進行交易的一種銷售計價方式。使用的這種計價方式的基礎是雙方對該套房屋已經有了詳細而充分的考察與了解,并就該套房屋的綜合價值的認識達成一致。設立這一制度的本意是為了減少商品房買賣中最易發生的面積糾紛,方便商品房銷售中的操作,同時可以與國際上的通行的房屋銷售計價方式相接軌,因為房屋的使用價值取決于房屋的功能,其價值取決于區位、質量、數量、設施、環境等諸多因素,古今中外,房屋銷售時大都以棟、所、套、間為計量計價單位,很少有按面積計價的。應當說,按套計價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商品房銷售計價模式,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容易產生糾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購房者對按套計價方式不能有完全的理解,而開發商在簽訂合同時一般也不會主動向購房者說明此條的含義及可能的后果,并且開發商在計算房屋價格其實際上仍然是以面積和單價為基礎進行計算總價,只是在合同條款上選用了按套計價方式,其實質是一種規避面積風險的作法。當購房者發現實際房屋面積比房產公司銷售時的計算面積短少時,自然會要求對短少部分進行補償。因此,從按套計價方式在我國推行的實際情況來看,已經脫離設立這一制度時的基礎與本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以前的合同生效嗎
2021-01-09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脅迫婚姻起訴法院是否支持
2020-12-15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沒有房產證的農村自建房被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0-12-04登記危房后如果正好在拆遷范圍,賠償金額有影響嗎
2021-03-19房屋征收補償不合理,能提高補償嗎
2020-11-15前夫家拆遷戶口還在他家有補償嗎
2020-12-05征地拆遷中“搶栽、搶種”的苗木能獲得土地征收補償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