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套計價售房存隱患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1年發布的《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商品房銷售可以按套(單元)計價,也可以按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計價。商品房建筑面積由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組成,套內建筑面積部分為獨立產權,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部分為共有產權,買受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按套(單元)計價或者按套內建筑面積計價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應當注明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其第十九條還規定:“按套(單元)計價的現售房屋,當事人對現售房屋實地勘察后可以在合同中直接約定總價款。按套(單元)計價的預售房屋,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合同中附所售房屋的平面圖。平面圖應當標明詳細尺寸,并約定誤差范圍。房屋交付時,套型與設計圖紙一致,相關尺寸也在約定的誤差范圍內,維持總價款不變;套型與設計圖紙不一致或者相關尺寸超出約定的誤差范圍,合同中未約定處理方式的,買受人可以退房或者與房地產開發企業重新約定總價款。買受人退房的,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違約責任。”這是我國明確以部門規章的形式確認了商品房銷售可以采用按套計價的方式,并且在采用此種計價方式時合同中的部分內容及可能發生的糾紛處理進行了規范。
所謂按套計價銷售商品房是指買賣雙方同意將套(單元)作為計價單位,對商品房進行交易的一種銷售計價方式。使用的這種計價方式的基礎是雙方對該套房屋已經有了詳細而充分的考察與了解,并就該套房屋的綜合價值的認識達成一致。設立這一制度的本意是為了減少商品房買賣中最易發生的面積糾紛,方便商品房銷售中的操作,同時可以與國際上的通行的房屋銷售計價方式相接軌,因為房屋的使用價值取決于房屋的功能,其價值取決于區位、質量、數量、設施、環境等諸多因素,古今中外,房屋銷售時大都以棟、所、套、間為計量計價單位,很少有按面積計價的。應當說,按套計價是一種較為先進的商品房銷售計價模式,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容易產生糾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購房者對按套計價方式不能有完全的理解,而開發商在簽訂合同時一般也不會主動向購房者說明此條的含義及可能的后果,并且開發商在計算房屋價格其實際上仍然是以面積和單價為基礎進行計算總價,只是在合同條款上選用了按套計價方式,其實質是一種規避面積風險的作法。當購房者發現實際房屋面積比房產公司銷售時的計算面積短少時,自然會要求對短少部分進行補償。因此,從按套計價方式在我國推行的實際情況來看,已經脫離設立這一制度時的基礎與本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村里拆遷婚前的小產權的房子離婚怎么辦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