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購買商品房后如果購買者或者開發商一方想要退房,大多數情況下雙方都會選擇簽訂退房協議來解決的。很多人對退房協議的效力都存在疑問,不知道它的效力是怎樣的,針對這個問題,律霸小編下文做了解答,希望能解開大家的疑惑。
一、退房協議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購房者和開發商如果能夠協商一致退房,就可以簽訂退房協議,只要簽訂退房協議時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并且退房協議上有雙方的簽訂,退房協議就是有效的。
二、退房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1、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損害了國家利益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之規定,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9條的規定,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也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退房協議,只有在有損國家利益時,該合同才為無效,否則退房協議是可撤銷的。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也稱為隱匿行為,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合法的行為來掩蓋其真實的非法目的,或者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內容上是非法的行為。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規無明確規定,但合同又明顯地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時,可以適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條款確認退房協議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約目的、訂約內容都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合同法解釋》第4條明確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的退房協議,當事人在主觀上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所致,均則非所問。只要退房協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則就確認該退房協議無效。
由上可知,只要購房者和開發商在簽訂退房協議時沒有損害國家的利益,也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退房協議一般情況下都是有效的。要是你對此還有任何的疑問,可以來電咨詢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獲得解答。
退房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怎樣退房不承擔違約責任
法律規定的退房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害賠償請求是否需要實際產生損害
2020-11-14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商標轉讓的概念
2021-01-05收取支票時需要提防哪些“支票陷阱”
2021-02-23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