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時效的期間有幾種以及實踐中怎么處理
《票據法》第17條規定,我國票據時效的期間分為三種:2年的期間、6個月的期間、3個月的期間。這三種期間,分別適用于不同的票據權利。
1、二年期間之適用。有以下三種對象:
(1)匯票的持票人對出票人的權利。匯票的出票人,對持票人負有保證承兌和保證付款的義務,持票人在匯票得不到承兌或者付款時,在二年內對出票人得行使追索權;
(2)匯票的持票人對承兌人的權利。承兌人承兌匯票后,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因此,持票人對承兌人有付款請求權。當不獲付款時,持票人在二年內對承兌人有追索權;
(3)本票的持票人對出票人的權利。本票是自付證券,出票人在持票人提示見票時,必須承擔付款的責任,持票人未按照本票上規定的期限提示見票請求付款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在時效期間內對出票人有追索權。本票持票人對出票人的權利,適用2年的時效期間。
2、期間6個月的時效,適用以下二種對象:
(1)支票的持票人對出票人的權利。支票是委托證券,出票人對持票人承擔保證從付款人處獲得付款的責任,自己并不向持票人負擔支付票面金額的義務,因此,持票人對出票人無付款請求權。在支票不獲付款時,持票人對出票人有追索權。《票據法》第17條第1款第2項所指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為追索權,時效期間為出票日起6個月。支票的付款期限很短,持票人在很短的付款期限內不獲付款時,應當盡快行使追索權,使支票關系當事人的財產關系處于確定、安全的狀態,為有力促使持票人盡快追索,票據法將支票持票人的追索權時效期間,定為較短的6個月時間;
(2)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票據以背書轉讓方式進入流通狀態之后,背書人與被背書人之間、最初背書人(也叫“第一背書人”)和他之后的任何背書人、被背書人或者持票人之間,形成“前手、后手”關系,各國票據法上都規定,前手對后手承擔擔保責任,保證轉讓的匯票能夠得到承兌和付款,轉讓的本票和支票能夠得到付款,否則,后手或持票人對前手得行使追索權,我國《票據法》第37條、第68條、第81條第1款、第94條第1款等,即是如此的規定。持票人對其前手行使追索權的,應當自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之日起6個月內進行,超過6個月時效期間的,追索權消滅。
3.期間為3個月的時效,僅適用于再追索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票據時效的期間有幾種以及實踐中如何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票據法的規定,我國票據的有效期分為三種,2年的期間、6個月的期間、3個月的期間。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抵押審核的結果是什么
2020-12-10錯誤執行判決,能獲得民事司法賠償嗎
2021-02-14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失能
2021-01-25雙親死亡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誰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