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條件合同的糾紛如何解決
解決合同爭議的途徑及方式主要有四種,主要依據《合同法》第128條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合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向仲裁機構中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這一規定,可以總結出合同糾紛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和解。和解是指當事人因合同發生糾紛時可以再行協商,在尊重雙方利益的基礎上,就爭議的事項達成一致,從而解決糾紛的方式。和解是當事人自由選擇的在自愿原則下解決臺同糾紛的方式,而不是合同糾紛解決的必經程序。當事人也可以不經協商和解而直接選擇其他解決糾紛的途徑。
(2)調解。凋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過運用說服教育等方法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糾紛。調解有兩種方式一是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當事人發生合同糾紛,可以向糾紛當事人所在地或者糾紛發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二是行政調解。主要特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居中對合同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調解。申請行政調解的糾紛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申請人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有明確的被申請人、具體的調解請求和事實根據;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案件范圍的規定。但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或者已經向仲裁機構申請裁的。從及一方要求調解另一方不同意調解的,調解申請不于受理。?雙方當事人接受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即應當按照調解協議書履行各自的義務。由于調解協議書不具有法律強制力,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來解決爭議。
(3)仲裁。仲裁是指發生合同爭議的雙方當事人,根據爭議發生前或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關進行裁決并解決糾紛的方式。仲裁具有“準司法”性質,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4)訴訟。訴訟是指合同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如果沒有仲裁協議,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對合同糾紛依法予以處理。這是解決合同糾紛的最常見方式。合同糾紛經人民法院審理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調解書必須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通過小編的整理大家可以知道;解決合同爭議的途徑及方式主要有四種,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這方面法律知識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相信大家從上文已經找到有關的答案了吧。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童工保護如何規定
2020-12-02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不登記結婚小孩可以上戶口嗎
2021-01-10增加注冊資本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8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