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款人依法取得票據,就獲得了票據權利。持票人根據需要選擇提示付款、背書轉讓、保證、追索等,但是這些票據活動必須在保全票據權利的時效內進行,超過了票據權利時效,票據權利自然消滅,票據無效,票據活動也就失去了意義。
1、票據權利時效。
《票據法》第17條規定:(1)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票據到期日起2年,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2)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6個月;(3)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自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之日起6個月;(4)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自被拒絕承兌或者拒絕付款之日起6個月;(5)持票人對前手的再追索權,自清償日或者被提起訴訟之日起3個月。如果超出了票據權利時效,持票人就喪失了票據權利,這時持票人只享有民事權利,可以請求出票人或承兌人返還其與未支付的票據金額相當的利益。例如,某銀行承兌匯票的到期日為2001年7月6日,那么在2003年7月6日以前的2年內,持票人有權向承兌人(付款銀行)請求付款,在2003年7月6日以后,即超過了票據權利時效,票據無效,持票人只能請求承兌銀行返還其與此票據金額相當的利益。
2、提示付款的時效。
持票人請求付款必須以提示票據為前提。為了促使持票人及時行使票據權利,以免長期持有票據,久不提示付款,使票據關系長期不能正常消滅并使票據債務人處于不利的地位,所以我國《票據法》和《支付結算辦法》均規定了提示付款的時效。
(l)銀行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個月,持票人超過付款期限提示的,除了代理付款人不予受理外,持票人還喪失了對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權。因此持票人須在票據權利時效內向出票銀行做出說明,并提供本人身份證件或單位證明,持銀行匯票和解訖通知向出票銀行請求付款;
(2)商業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匯票到期日起10日,持票人應在提示付款期限內通過開戶銀行委托收款或直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對異地委托收款的,持票人可匡算郵程,提前通過開戶銀行委托收款,持票人超過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一是持票人開戶銀行不予受理,二是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持票人應做出說明后向承兌人請求付款;
(3)銀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個月,持票人超過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銀行不予受理,同時持票人喪失對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權,持票人做出說明后可向出票人請求付款;
(4)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日,超過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的開戶銀行不予受理,付款人不予付款,同時喪失對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權。
3、背書、承兌、保證等行為的時間規定。
(1)背書是指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的票據行為,背書由背書人記載背書日期,背書人未記載日期的,視為在匯票到期前背書,超過提示付款期限的,不得背書轉讓,背書轉讓的,背書人應當承擔票據責任;
(2)承兌是指匯票付款人承諾在匯票到期目支付匯票金額的票據行為,見票即付的票據(包括銀行匯票、銀行本票、支票)無須提示承兌,只有商業匯票才需要提示承兌,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商業匯票,持票人應當在匯票到期目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兌,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應當自出票日起1個月內向付款人提示承兌,付款人應當在自收到提示承兌的匯票之日起3日內承兌或者拒絕承兌,持票人沒有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3)票據的債務可以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保證人由票據債務人以外的他人擔當。保證人必須在匯票或者粘單上記載保證日期,保證人在匯票或者粘單上未記載保證日期外,出票日期為保證日期。
4.追索權的時效。
票據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票據的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根據《票據法》第61條的規定,票據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權(1)匯票被拒絕付款或被拒絕承兌的;(2)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3)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或者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票據法》第六十六條規定:持票人應當自收到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之日起3日內,將被拒絕
事由書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內通知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時向各票據的債務人發出書面通知;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通知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損失的,由沒有按照規定期限通知的票據的當事人承擔對該損失的賠償責任,但是所賠償的金額以票據金額為限。在規定期限內,將通知按照法定地址或者約定的地址郵寄的,視為已經發出通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跟中介有糾紛怎么辦
2020-12-25單方解除合同要支付違約金嗎
2021-03-23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