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據偽造的風險負擔
當票據被偽造時,有可能承擔風險的當事人有:持票人、付款人(含代理付款人)、被偽造人、真實簽章人等。
1.持票人負擔風險的可能性。通常,持票人在取得票據時如果支付了相當對價、取得票據的手段合法、對票據上的瑕疵以及當事人對票據所享有的權利的瑕疵沒有惡意或者重大過失,該持票人即為正當持票人,享有完善的票據權利(注:中國《票據法》第10條、第11條、第12條等。)。但如果某持票人從他人(虛假出票人或虛假背書人等)處取得的票據系偽造票據,當該持票人請求付款因種種原因(可能是付款人辨認出票據上簽章虛假)被拒絕,而這張票據上又沒有其他當事人的真實簽章時,盡管持票人屬于正當持票人,他也無從實現其票據權利。除非能從偽造者處得到民事賠償,否則,該持票人須負擔風險。
2.付款人負擔風險的可能性。在票據運作實務中,這種可能性最大。對付款人來講,無論他自身負有票據義務還是受人之托,在付款時,都應當按照《票據法》第57條的規定對票據作必要的審查,除了審查背書的連續性和提示票據人的身份證明外,尚須對如下事項負起普通善良人士的謹慎義務:票據上簽章的真偽、其他記載事項有無改寫、持票人取得票據的手段、當事人使用票據的目的等。票據法之所以對付款人作如此嚴格的要求,主要是因為票據經若干人之手輾轉流通,在流通過程中,有無違法或違規,一般票據當事人很難查知。到了付款階段,這也是最后且最關鍵的階段,希望付款人能克盡職守,把好最后的關口,把問題解決在付款之前,以確保票據流通的安全。
當票據上發生了偽造行為,付款人是否一定能夠查知?善良人們寄希望他能夠,可事實上不一定。盡管目前充當付款人的機構通常為銀行,并且銀行在不遺余力地努力提高職員的素質和審查技術水平,但違法人士也在想方設法地尋找法律的缺口和技術檢測手段上的不足,正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付款人應當能夠辨認簽章的真偽但由于疏忽而未能辨認卻對虛假票據付了款,該付款人應當負擔風險;如果付款人已負了普通善良人的謹慎義務卻未能辨認出簽章的真偽而對票據付了款,換句話講,付款人在付款時對票據上的瑕疵,主觀上既沒有惡意也沒有重大過失,錯誤付款的風險就不應當由該付款人負擔,至少不能讓其獨自承擔。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比照民法上的“公平責任”由參與該票據活動的所有當事人分擔風險。
3.被偽造人負擔風險的可能性。原則上講,被偽造人是無辜的,無需承擔任何責任或風險。但在某些偽造中,存在著可歸責于被偽造人的事由,比如被偽造人一貫授權其某職員在票據及其他文件上代為簽章,由于該職員濫用職權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在票據上簽了被偽造人的章,構成偽造。再比如,某公司因種種原因更換了印章保管人,但未能即時收回原保管人手中的印章,致使他有機會用此印章在票據上為票據行為從而構成偽造,等等。這時,被偽造人需要對正當持票人負票據責任,不得以“簽章虛假”為由拒絕履行票據義務。
4.票據上真實簽章人負擔風險的可能性。根據“票據行為獨立性”的原則(注:當代票據法貫穿的基本原則,見中國《票據法》第6條、第14條、第49條等。),當票據上即有偽造行為又有真實行為時,為保障票據流通的便利,保護正當持票人的利益,法律規定由真實簽章人對持票人負本來應該負的票據義務,不能因為票據上有偽造行為而拒絕持票人的權利主張。某真實簽章人負了票據義務后,他可以向在他之前簽章的人行使票據權利,如此依次向前追索,直至最前面的真實簽章人。該簽章人通常是從偽造人處取得票據之人,也應該是最后的風險負擔人。
(二)票據變造的風險負擔
當票據被變造(以將票據金額由10萬元改寫為100萬元為例)時,有可能負擔風險的當事人有:持票人、付款人(含代理付款人)、變造前的簽章者(或稱被變造人)、變造后的簽章者等。
1.持票人負擔風險的可能性。持票人在取得票據時,是按照票據上記載的金額100萬元來支付對價的,他在事實上不知道、根據他所處的具體情形也不可能知道原來的票據金額為10萬元,當該持票人請求付款時,因種種理由(可能是付款人辨認出金額被改寫)被拒絕,于是他便依法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權。如果其前手都是在變造之前簽章,則僅依票據上原來的記載事項即10萬元承擔票據義務。變造之后無人簽章,這就意味著持票人是直接從變造人之手接受了票據,同時也意味著無人對剩余的90萬元負責。在此情況下,風險只能由持票人承擔了。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講,讓違法行為人的直接后手負擔風險,有助于警示所有的取得票據之人,告誡他在接受他人轉讓的票據時要對直接轉讓人進行適當的調查了解,不能將堵截漏洞的責任全部推給付款人。
2.付款人負擔風險的可能性。這方面與票據偽造相同,恕不贅述。
3.變造前的簽章者(被變造者)負擔風險的可能性。通常的被變造人僅依據票據上原來的記載事項(10萬元)負票據義務,但如果某一位被變造人與變造人惡意串通,比如將自己的票據故意提供給他人允許其改寫;或者將自己的票據委托給一位公認的品質惡劣之人保管,結果被該惡劣之人改寫;或者能夠防范但疏于防范導致變造等。在此類情況下,該被變造人應按照改寫后的記載(100萬元)負票據義務。
4.變造后的簽章者負擔風險的可能性。這類簽章者應負改寫后(100萬元)的票據義務,該義務本身就足以構成風險,因為簽章人取得票據時支付了相當于100萬元的對價,在轉讓該票據時,又得到了相當于100萬元的對價,在經濟上已經平衡,但由于變造的存在使得票據被拒絕付款,持票人轉而行使追索權,該類簽章人依法得對該持票人負起義務,倘若某一位負了義務的簽章人之前尚有簽章人并且該簽章也在變造行為之后,風險就有了轉嫁的可能。依次轉嫁直至變造之后的第一位簽章人。他往往是從變造人處直接取得票據之人,自然成為風險的最后承擔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股東權如何確認
2021-02-19有過工傷的是不能再辭退嗎
2020-11-14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二審維持原判多久才可以生效
2020-12-27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