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政策因素。
由于國家加強了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和對金融市場的整治力度,促使銀行等金融部門加強了收貸工作,對于已逾期仍未歸還或無法償還貸款的單位,只好訴諸法院,要求其歸還。
(二)金融部門的因素。
一是貸前審查不嚴。許多金融部門特別是信用社的信貸管理存在漏洞,放貸前不審查借款人的資信狀況和還貸能力,盲目將巨額貸款投放給生產經營不景氣或經濟效益差的企業,致使大量貸款逾期無法收回,從而引發糾紛。同時有的銀行、信用社違反有關金融法規的規定,對一些到期不能償還貸款的借款人采用“以貸還貸”的轉貸方法延長還貸期限,從而導致一些確無還貸能力的借款人包袱越背越重,積重難返。二是貸后監督不力。一些銀行、信用社給借款人發放貸款后,對其貸款用途和使用情況監督不力。有的借款人將貸款挪作它用,有的將名義上用于生產經營的貸款用于揮霍或賭博等違法活動,致使貸款無法追回;有的借款人則鉆金融部門對貸款用途監督檢查不力的空子,采取多頭貸款的方式來吃“貸款”,使得許多貸款難以收回。三是“三款”現象突出。銀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的某些信貸人員利用職權發放“人情款、關系款、好處款”等現象較為突出,地方行政領導指定金融部門向某些嚴重虧損的企業貸款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四是擔保流于形式。許多銀行、信用社的信貸人員在發放貸款時,執行擔保制度不夠嚴格,有的甚至視擔保為兒戲,對保證人的主體資格是否符合法定條件,保證人是否具有真實的實際代償能力和擔保能力不加以嚴格審查,只要有人擔保,不論有無實際擔保能力,一般予以許可。
(三)借款人的因素。
一是只顧自身利益,法律意識淡薄。有的借款人并非無力歸還到期貸款,而是只顧自身利益,想方設法“拖債”、“逃債”,造成“貸款容易還款難”的局面,致使金融部門的貸款難以收回形成糾紛。二是有些企業、部門單位頻繁更換法定代表人,且許多“新官”不理“舊賬”,致使金融部門的收貸擱淺,只好訴諸于法律。三是產生借款合同糾紛的因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村耕地互換違法嗎
2020-12-12勞動仲裁是否阻斷工傷認定期限
2021-02-09小區收費停車場被盜無監控如何維權
2021-02-01工傷報銷怎么弄
2020-12-08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車輛損失險有必要買嗎
2020-11-12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