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及最高院司法解釋的規定,合同糾紛,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時,法律賦予當事人協議約定管轄法院的權利,即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民訴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在股權轉讓協議糾紛中,如果雙方當事人對管轄法院有約定且約定有效的,應適用其約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應適用法律規定,即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于被告所在地,人們一般不會有歧義。而對于股權轉讓的合同履行地,應為股權轉讓的目標公司的公司注冊地。因為,公司股權轉讓糾紛的特殊性在于轉讓行為需要向公司注冊地的登記機關履行相應手續方可完成(如果是外資企業,在工商變更之前還需要商務主管部門的批復,否則股權轉讓合同不生效),因此,以公司注冊地作為此類案件的管轄地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
相關知識
公司股權轉讓糾紛類型
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因股權轉讓合同糾紛而提起的訴訟,此類訴訟又包括:
1、股權轉讓合同的違約之訴,主要是轉受讓雙方當事人就股權轉讓合同所約定的義務之履行和權利之實現而發生的爭執;
2、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和撤銷之訴,主要是公司或公司其他股東就股權轉讓合同違法、違反《公司章程》或損害公司或其他股東利益而提起的訴訟;
3、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因辦理股權工商變更登記而產生的糾紛。
(二)因假冒公司股東簽名非法轉受讓公司股權而引發的訴訟,主要指公司股東簽名被他人冒用,導致其股權被轉讓并喪失股東身份的訴訟。
(三)因公司增資擴股而引發的訴訟,主要包括公司為引進外部資金,控制公司的股東或公司管理人員以公司名義,與公司部分股東或公司股東外第三人簽署出資或投資協議,以改變公司股權結構的行為。表面上看,此類行為雖不直接發生股權轉讓,但是增資擴股往往會導致公司其他股東權益被稀釋,公司控制權發生轉移的結果,這在許多地方等同于公司股東權益被轉讓,所以,我們在此將其列入公司股權轉讓糾紛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四)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了對公司股權進行錯誤登記或應當進行工商變更登記而不予登記或擅自將公司股東權益進行變更登記等行為而引發的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出軌生子是否犯法
2021-02-02禁止刑訊逼供手段取證是國家的人權承諾
2021-02-19企業冒用他人信息發工資如何處罰
2021-01-09法律如何懲處詐騙罪
2021-01-15怎么辦理涉外結婚手續
2021-03-11重慶商標注冊有什么流程
2021-03-22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網上交通違章多久時間處理完
2021-01-21孩子探望權,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10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