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以一起沿海旅客運輸合同糾紛的經典案例來為大家介紹相關知識。
2008年6月12日上午,玉某乘坐宜州市**汽車公司所有和經營的公交車前往清潭,該車行至四道323線1130km+400m段時,與相向行駛的由莫某駕駛的桂M02311號中型自卸貨車尾部碰刮,造成公交車內三名乘客死亡,十一名乘客受傷的重大交通事故。玉某在該起交通事故中當場死亡。2008年6月19日,宜州市交通警察大隊作出交通事認定書認定:莫某承擔此事故的全部責任,駕駛公交車的司機和玉某等不承擔此事故的責任。
因雙方對賠償事宜協商未果,死者玉某的家屬何某等5人,于2008年7月2日將宜州市**汽車公司向宜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審理后認為,客運合同即旅客運輸合同,是承運人在一定期間內將旅客及其行李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支付票款或者運費的合同。它是指承運人將旅客從起運地點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支付票款的合同。在短途旅客運輸及城市公共交通運輸中則往往是先上車、后購票的方式,客運合同自承運人允許旅客登上車時成立,承運人就應對乘客的人身安全承擔責任。如果乘客人身安全受到損害,不論由什么原因引起,都由承運人承擔違約保護他人法律規定的侵權責任。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受害人可以根據客運合同關系,請求承運人承擔損害賠償的侵權責任。本案中,原告明確以客運合同來主張權利,故本案審理的重點是客運全同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玉某乘坐被告的公交車至清潭,自被告讓其上車時,雙方即形成了客運合同關系。被告負有將旅客安全送達目的地的安全義務。但在運輸過程中,被告(承運人)的運輸工具與他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旅客玉某死亡,被告作為運輸合同的承運人,應承擔在履行合同中造成旅客人身損害的全部經濟損失。受害人死亡的,由其法定繼承人主張權利,符合法律規定。玉某死亡,賠償項目及標準,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廣西壯族自治區2008年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計算標準的規定。據此,法院作出上述的判決。
現實生活中,有時候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引起糾紛,我們能做的除了盡可能避免,就只有運用爭取的方法去維護自己的權益。以上內容均整理自網絡,如發現有錯,歡迎聯系小編進行修改,謝謝。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下來的房子屬于二套房嗎
2021-02-08外國人和中國人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21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回購房
2020-11-12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