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贈與合同不履行的,能否要求賠償
《合同法》規定,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是指行為人預見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過失是行為人違反其應盡和能盡的注意義務的行為的心理狀態。根據過失的輕重程度,可以將其分為輕過失和重大過失:欠缺一個謹慎之人所應有的注意而致人損害構成輕過失;未達到一個疏忽之人所能達到的注意而致人損害構成重大過失。
在普通贈與合同中的贈與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只有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中的贈與人才可能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并且僅僅是在因其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而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情況下才承擔該責任,也就是說,在因其輕過失而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情況下,贈與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贈與人可不履行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為了保護贈與人的利益,當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時,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也就是說,在贈與合同訂立后或者贈與人已經部分履行贈與義務后,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贈與義務或者不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但尚未履行的部分贈與義務。
贈與人不再履行贈與義務,應當符合下列法定條件:一是經濟狀況顯著惡化,是發生在贈與合同成立之后,而不是成立之前。如果自身的經濟狀況本已十分不好,仍向他人表示贈與意思,實際上其贈與的意思表示多無誠意,贈與合同也無履行基礎。二是經濟狀況顯著惡化,致使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或者使個人的家庭生活發生困難,不能維持自己的正常生計,不能履行扶養義務等。符合上述條件的,不論贈與合同以何種方式訂立,不論贈與的目的性質如何,贈與人可以不再履行尚未履行的贈與義務。
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故意是指行為人預見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債權債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哪些房子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1-02-02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拆遷時以航拍圖確定房屋是否合法,正確嗎
2020-12-09街道辦組織征地拆遷,簽補償協議,他們是合法主體嗎
2020-12-25營改增后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稅
2020-11-16村委會不按規定給征地款如何處理
2021-01-02量房子就是要房屋拆遷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