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保全的解除在《民事訴訟法》中有明確的規定,訴訟保全的法定解除條件是:
1、申請人自愿申請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請人在訴訟過程中申請撤訴并經人民法院裁定準許的,則采取保全措施的目的和意義已不復存在,人民法院亦及時解除訴前保全。
2、被申請人提供了相應數額的可供執行的財產擔保,應當解除財產保全。對被申請人提供的擔保,人民法院應當嚴格審查,被申請人提供的擔保可以是現金擔保、實物擔保,也可以是資信可靠的保證人出具的保證書。無論何種擔保,要以人民法院易于控制和便于執行為標準。擔保金額要與保全財產的價值或申請人請求的價值相當。實踐中,擔保一般是現金或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資信很好的大型企業出具的擔保。另外,向人民法院提供的擔保應是無條件、無期限、不可撤銷的,否則不予接受。若擔保人提供了金額不足的擔保,可以接受,但僅對相應價值解除保全,而對與不足部分相當的財物,繼續實施保全措施。
3、有其他應當解除保全措施情況發生的,如當事人已自覺履行了調解書或判決書所確定的給付義務,或作出財產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或上級法院發現采取保全措施明顯錯誤的等,均應依法及時解除財產保全。
訴訟保全的申請條件是什么
訴訟保全是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做出的,當事人申請訴訟保全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提出訴訟保全的案件必須是給付之訴,或者包含給付之訴的合并,即提起訴訟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因為訴訟保全的對象是雙方爭執的標的物,或者與爭議有關的財物,采取訴訟保全措施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案件在判決后能得到切實執行。而民事執行必須是給付之訴,即必須有給付內容。因此,如果申請人將不具有財產給付內容,采取保全措施也就失去了意義。單純的確認之訴、變更之訴,都不具有給付內容,不適用訴訟保全。
2、必須具備訴訟保全的前提。必須是有可能因為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或者造成國家、人民財產的進一步損失,使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和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患后果。
一般情況下申請人還需要提供擔保。
綜上所述,只有滿足了法定的解除條件才能解除訴訟保全,這些在法律都是有詳細點的規定的。具體的內容就在上文有詳細的講到,您可以好好看看。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律霸網也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到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0-12-15軍人外遇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11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責任準備金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