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取出口退稅罪司法解釋怎么規定的
(一)對出口騙稅犯罪手段作了明確定義。《解釋》規定:
“假報出口”,是指以虛構已稅貨物出口事實為目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為:一是偽造或者簽訂虛假的買賣合同;二是以偽造、變造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貨物專用繳款書等有關出口退稅單據、憑證;三是虛開、偽造、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出口退稅的發票;四是其他虛構已稅貨物出口事實的行為。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均屬“其他欺騙手段”:一是騙取出口貨物退稅資格的;二是將未納稅或者免稅貨物作為已稅貨物出口的;三是雖有貨物出口,但虛構該出口貨物的品名、數量、單價等要素,騙取未實際納稅部分出口退稅款的;四是以其他手段騙取出口退稅款的。
(二)對犯罪數額進行了界定。《解釋》規定,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5萬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50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250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
(三)對犯罪情節作了明確界定。對何為“其他嚴重情節”和“其他特別嚴重情節”,《解釋》明確如下。
只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屬于“其他嚴重情節”:
1.對造成國家稅款損失30萬元以上并且在第一審判決宣告前無法追回的;
2.因騙取國家出口退稅行為受過行政處罰,兩年內又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3.情節嚴重的其他情形。
只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屬于“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1.造成國家稅款損失150萬元以上并且在第一審判決宣告前無法追回的;
2.因騙取國家出口退稅行為受過行政處罰,兩年內又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在150萬元以上的;
3.情節特別嚴重的其他情形。
(四)對出口企業明知有騙稅意圖仍允許他人“自帶客戶、自帶貨源、自帶匯票、自行報關”業務而導致騙取出口退稅的,將依照《刑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五)規定了從重或從輕量刑的幾種情況。特別是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騙稅犯罪活動的,明確規定從重處罰。
希望通過小編整理的知識,大家能夠更加了解騙取出口退稅罪。如果大家還有其它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屬于什么案件
2020-12-14雇傭關系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3-22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