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本罪名在《刑法》分則中處于第六章第二節妨害司法罪中,本罪的客體應當是司法機關正常查明犯罪,追繳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動。
(二)主觀方面
要求必須是一種明知,對于本罪的明知有兩個方面必須注意,一是明知的內容。應該是明知該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為人知道該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時,就應當認定其主觀上是明知,而不要求行為人必須明知該物品是什么具體的犯罪所得,是如何所得,該物品具體是什么物品,有何價值等。二是明知的程度。行為人明知的程度必須達到知道是他人的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而不能是一般違法所得。因而如果行為人只是知道該物品是他人違法所得,那么侵犯的將不再是司法秩序而是行政秩序,自然不應當構成本罪。
(三)客觀方面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規定,本罪客觀方面包括“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行為。窩藏,是指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處所,有隱匿、保管的主觀故意。轉移,是指將犯罪分子搬動、運輸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窩藏和轉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達到足以影響司法機關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繳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動的程度。代為銷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幫助其銷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為。
(四)的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從理論上講,本罪主體不包括上游犯罪實施人,即產生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為實施人,而是幫助犯罪分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如果是上游犯罪行為人實施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為,則屬于在犯罪后對贓物的處理行為,在刑法理論上叫后續行為,為此前上游犯罪行為所吸收,不另行處罰。法人能夠成為本罪的主體。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如何認定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問題的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網咨詢,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家庭暴力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1-01-06非法行醫罪如何認定及處罰
2020-12-18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劃撥土地與出讓土地可以辦證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