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文物罪如何認定
一區分走私文物罪與倒賣文物罪的界限
所謂倒賣文物罪,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行為。走私文物罪與倒賣文物罪的區別在于:
1兩罪的犯罪對象都是文物,但在內涵上略有不同,走私文物罪的犯罪對象是指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而倒賣文物罪的犯罪對象則是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
2在客體方面,走私文物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外貿易管制,而倒賣文物罪侵犯的客體則是國家的文物管理制度。
3在主觀主面,倒賣文物罪的成立必須要“以牟利為目的”,而走私文物罪的成立對犯罪目的沒有要求。
在實踐中,上述兩種犯罪行為經常交織在一起,需要注意認真辨別。例如,被告人何某從事文物黑市經濟人的非法活動,在文物販子之間牽線搭橋,促成黑市交易,從中牟利。被告人何某被捕之前,坐地???/a>或者來往于廣州、桂林之間,幫助文物販子倒買倒賣古花瓶15個,古壇1個,從中牟利人民幣15萬余元,其中賣給港商楊某古梅瓶1個,并幫助其盜運出境。經文物部門鑒定,被告人所倒賣的古梅瓶,均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明清兩代的珍貴文物。
就何某的行為,認為:其行為已觸犯了兩個罪,既構成倒賣文物罪,同時構成走私文物罪,因而應實行數量并罰。
理由如下:
第一,被告人何某的犯罪對象雖然都是文物,違反了文物保護法規,但卻出自兩個犯罪故意,實施了兩個不同的犯罪行為,侵犯了兩個犯罪客體,觸犯了刑法規定的不同罪名,符合兩種犯罪的構成要件。
第二,被告人何某明知國家不允許自由買賣文物,但為了牟取暴利,多次為文物販子牽線搭橋,幫助文物販子收購、倒賣古花瓶、嚴重破壞國家的文物管理秩序,其行為觸犯刑法第326條之規定,構成倒賣文物罪。同時,被告人幫助港商偷運文物出境,其行為觸犯刑法第151條之規定,構成走私文物罪。
第三,被告人何某所犯的兩罪,并不存在牽連關系。因此,應當定為倒賣文物罪與走私文物罪,實行數罪并罰,而不能以處理牽連犯的原則,對被告人定一重罪予以懲罰。
二區分走私文物罪與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界限
所謂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或者郵寄國家禁止進出口的武器、彈藥、核材料、偽造的貨幣、文物、珍稀動物及其制品、黃金、白銀或者其他珍貴金屬、珍貴植物及其制品、淫穢物品以外的貨物、物品進出境,偷逃應繳稅額達到一定程度的行為。
我國《文物保護法》第27條規定:“文物出口和個人攜帶文物出境,都必須事先向海關申報,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鑒定,并發給許可出口憑證。文物出境必須從指定口岸運出,經鑒定不能出境的文物,國家可以征購。”
可見,文物包括禁止出境的文物和不禁止出境但需依據法定程序申報并許可出境的文物兩種情況。只有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才能構成走私文物罪;如果走私的物品雖為文物,但是屬于不禁止出境的文物,則應以其價額確定是否構成走私一般貨物、物品罪。
三區分走私文物罪與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的界限
所謂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將個人收藏的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私自出售或私自贈送給外國人的行為。這里的外國人,是指具有外國國藉或者無國藉的人員。如果出售或贈送給中國人的,不構成本罪。本文所說的收藏是指個人所有的文物。
走私文物罪與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有很密切的聯系。實踐中,外國人私下購得或接受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以后,往往會逃避海關監管,非法攜帶、運輸、郵寄珍貴文物出境,從而構成走私文物罪。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或中國單位構成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而外國人則構成走私文物罪。但如果中國人或中國單位向外國人私自出售或私自贈送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以后,又幫助外國人逃避海關監管,走私文物出境的,則分別構成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和走私文物罪,應當實行數罪并罰。
四區分走私文物罪和過失損毀文物罪界限
所謂過失損毀文物罪,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這里所說的損毀,即指損壞或者毀滅,具體表現為搗毀、拆除、污損、挖掘、焚燒等。過失損毀文物罪和走私文物罪有以下幾點區別:
第一,兩罪所侵犯的犯罪客體不同,過失損毀文物罪的犯罪客體是國家和文物管理制度,而走私文物罪雖然也侵害了國家的文物管理制度,但主要是侵害國家的對外貿易管制。
第二,兩罪的犯罪對象也有所不同,過失損毀文物罪的犯罪對象是珍貴文物和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而走私文物罪的犯罪對象則是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一般來說,前者的范圍要比后者要廣。
第三,兩罪的主觀方面不同。過失損毀文物罪由過失構成,而走私文物罪則由故意構成。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訴前調解怎么說
2021-01-11誹謗他人偷盜怎么判罰
2020-12-10行政處罰立案后多長時間做出
2021-01-04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保險公司法律顧問費
2021-02-19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看守所探視要怎樣申請
2020-12-18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如何加強土地流轉的管理
2020-12-29遇到暴力拆遷時應該怎么做
2021-02-04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農村征地,農民沒有簽字便強征,合法嗎
2020-11-23先拆遷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違法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