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侵占罪源于新刑法修訂前的《關于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所規定的公司、企業人員侵占罪。對于該罪,最高人民檢察院1995年11月7日發布的《關于辦理公司、企業人員受賄、侵占和挪用公司、企業資金犯罪案件適用法律的幾個問題的通知》第5條規定,辦理侵占案件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起點標準,參照《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的構成貪污罪的標準執行。即按照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侵占罪的數額起點一般為2000元,但不滿2000元,情節嚴重的,也可定罪。但是,在此之后的1995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辦理違反公司法受賄、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對此規定為,侵占公司、企業財產5000元至2萬元以上,屬于數額較大,10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上述兩家的司法解釋不盡一致,乃至新刑法典通過之后的一段時間里,也沒有明確的統一標準,曾給司法實踐帶來了實際執行的困難。直至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以公發(2001)11號發布了《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才有了一個相對比較統一的司法標準。該規定職務侵占罪數額在五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但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很不平衡,在適用這一規定時,各地執行標準不宜搞“一刀切”,應堅持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的經濟狀況,因地制宜。例如吉林省公檢法司第9次聯席會議確定,職務侵占罪的“數額較大”應為一萬元,“數額巨大”應為十萬元。
刑法條文:第二百七十一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八十三條第一款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故意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進行虛假理賠,騙取保險金歸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賣方違約怎么辦?
2021-03-25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是什么
2021-03-24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治安案件人跑了怎么辦
2020-12-03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