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進行有償籌集資金的活動,必須通過公開發行企業債券的形式進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故處理企業法人集資案件,首先需審查其集資行為是否合法,對于合法行為認定有效并按照民間借貸案件處理,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且不違反其他法律的規定,企業債務的持有人有權按照約定的期限取得利息、收回本金。反之即認定無效,按無效民事行為處理原則予以處理。
一、企業集資行為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
(一)企業進行有償籌集資金活動,必須通過公開發行企業債券的形式進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企業債券的票面應當具備下列內容:
1、企業的名稱、住所;
2、企業債券的面額;
3、企業債券的利率;
4、還本期限和方式;
5、利息的支付方式;
6、企業債券發行日期和編號;
7、企業的印記和企業法定代表人的簽章;
8、審批機關的批準發行的文號、日期。
(二)審批
中央企業發行債券,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家計劃委員會審批;地方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由中國人民銀行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行會同同級計劃主管部門審批。
(三)企業債券的購買和轉讓
1、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應當由證券經營機構承銷。
2、企業債券的轉讓,應當在經批準的可以進行債券交易的場所進行。
3、非證券機構和個人不得經營企業債券的承銷和轉讓業務。
(四)利率
企業債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銀行相同期限居民儲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
凡欠缺上列要件2、3的集資行為即為非法集資,一律認定為無效;要件1所要求內容記載不完全者不影響行為效力,但其中第(二)、(三)、(六)、(七)項內容為必須記載項;不符合要件4者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
二、非法集資行為的認定與處理
(一)凡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企業擅自從事下列活動一律認定為無效:
1、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
2、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
3、未經依法批準,以借貸或其他任何名義向職工或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包括擅自從事的以還本付息或者以支付股息、紅利等形式向出資人進行的有償集資活動,或者以發起設立股份公司為名,變相募集股份的集資活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2股東名冊在哪里查詢
2020-11-19商賬追收具體流程有哪些
2020-12-22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商標續展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1反擔保協議
2021-02-10支票掛失流程
2021-02-22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