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釁滋事罪,是指出于不正當目的肆意挑釁,無事生非,起哄鬧事,進行擾亂破壞,情節惡劣的行為。其與搶劫罪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犯罪構成特-征上。首先,客體特-征不同。尋釁滋事罪的客體是公共秩序,而搶劫罪的案件是公私財產權利和公民人身權利。其次,客觀方面特-征不同。尋釁滋事罪的客觀方面,根據刑法典第293條的規定,具有四種方式,即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行為;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的行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等。而搶劫罪客觀上表現為,對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他在場人當場實施暴力、以當場實施暴力相脅迫或者采用其他當場侵犯人身的方法,迫使被害人當場交出財物或者當場奪走財物的行為。第三,主體特-征不同,尋釁滋事罪的主體為年滿16周歲的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而根據刑法典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年滿16周歲的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構成搶劫罪的犯罪主體。第四,主觀特-征不同。尋釁滋事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其犯罪的目的是以惹事生非來獲得精神刺激,用滋生事端來開心取樂從而填補內心的空虛。而搶劫罪主觀方面雖也為故意,但犯罪目的為非法強行占有他人財物。
兩罪易混淆之處,在于如何理解“強拿硬要或者任意占用公私財物”這種情形。行為人以這種形式在實施尋釁滋事的危害行為時,其行為對象亦針對一定的公私財物,且伴以一定的強行性的舉動。從表面上易使人感覺與搶劫罪的客觀方面差別不大,但從實質上看其區別還是明顯的,理由有二:其一,搶劫罪是復行為犯,即包含侵犯人身行為和得財行為,前者是犯罪的手段,后者是犯罪的目的行為,前者由后者決定并為后者的實現服務,換言之,即行為人通過實施暴力、脅迫或其他侵犯人身的行為作用于他人人身以達到奪取財物之目的且其犯罪對象既包括人,也包括物;而行為人以“強拿硬要或者任意占用公私財物”的方式實施尋釁滋事罪,其只實施了奪取一定財物的行為,而不存在侵犯人身的行為,即便行為有一定的強行性,但尚未達到搶劫罪中手段行為的強度且其行為對象只針對物。其二,行為人實施搶劫行為時,其目的在于非法強行占有一定的財物,這也是將之劃屬侵犯財產罪的根據之一;而尋釁滋事罪是一種擾亂公共秩序的犯罪,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惹事生非、滋生事端來開心取樂,意即尋求一種精神刺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灌腸灌漏了賠多少錢
2021-01-26父母出資買房注意事項
2021-02-10網上購物商品與描述不符但又不給退怎么辦
2020-12-22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