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
犯罪預備:《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
成立犯罪預備的特征:
1.行為人主觀上是為了實行犯罪;
2.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3.事實上未能著手實行犯罪;
4.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預備作為犯罪故意的初期形態(tài),雖然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但客觀上造成了對法益的現(xiàn)實威脅或侵害的現(xiàn)實可能性,依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由于預備犯還沒有造成危害結果,對法益的侵犯通常小于既遂犯,因此《刑法》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犯意表示:是指行為人通過一定的方式,將內心的犯罪意圖表現(xiàn)于外部的行為。
其特征:
1.犯意表示是一種單純將犯罪意圖表現(xiàn)于外部的行為;
2.它需要借助言語、文字或具體的行為舉動等一定的方式能夠被他人所感知;3.它是一種犯罪意圖的單純流露,對以后可能實施的犯罪是否易于實行、便于完成尚不能起到制造條件的作用。
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qū)別
犯罪預備是對實行犯罪其促進作用的行為,即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也就是有實現(xiàn)其犯罪故意的行為;而犯意表示行為只是單純流露犯意,不是實現(xiàn)犯意的具體行為,沒有對法益構成現(xiàn)實威脅,因此,犯意表示并非我國《刑法》所規(guī)定的可以構成犯罪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只有建立在為了該犯意表示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基礎之上的具體行為,才能評價為“危害社會的行為”從而可能成立犯罪預備。
從成立犯罪預備到核心要求看,僅有犯意表示而沒有具體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行為的,不能認定為犯罪預備。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犯罪預備要求的行為包括兩類:
1.準備工具,即準備實行犯罪的工具,如購買犯罪工具、制造犯罪工具改裝物品使之適應犯罪需要以及盜竊他人物品作為犯罪工具。
2.制造條件,即除準備工具以外的一切為實行犯罪制造條件的預備行為,可以表現(xiàn)為:
①制造實行犯罪的客觀條件,如調查犯罪現(xiàn)場和被害人的行蹤、出發(fā)前往犯罪場所或守護被害人到來、誘騙被害人前往犯罪場所等。
②創(chuàng)造實行犯罪的主體條件,如勾結糾集犯罪同伙、尋找共犯人等。
③制造實行犯罪的現(xiàn)實作案條件,如商議犯罪的實行計劃、進行分工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可以過夜嗎,如何行使探視權
2021-03-15拘留交的保證金會退嗎
2021-02-26認定醫(y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jù)有哪些
2021-01-14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交通認定責任書沒寫逃逸會理賠嗎
2020-12-28商業(yè)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開發(fā)房地產(chǎn)要多少資金
2021-03-04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zhí)行
2020-12-19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yè)限制嗎
2021-01-13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guī)定發(fā)該怎么做
2020-12-08疫情春節(jié)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出口產(chǎn)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