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犯罪及其因果關系有哪些特點
所謂不作為,亦稱犯罪的不作為,危害行為的一種基本形式,是指行為人負有《刑法》要求必須履行的某種特定的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的行為。
一、從表現形式上看,不作為是消極的身體動作;從違反的法律性質上看,不作為不僅違反了刑法的禁止性規定,而且直接違反了某種命令性規范。
不作為犯罪同作為犯罪相比,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首先,不作為犯罪的主體同作為犯罪的主體不同,它必須是負有某種特定義務的人,否則,不能認為是犯罪,也就是說,法律對不作為犯罪的主體要求更高,除了需要具備一般主體的條件外,還必須是有特定義務的人。
根據我國《刑法》理論和我國《刑法分則》有關條文,行為人的作為義務主要有四個來源:第一,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第二,職務上或者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具體是指具有某種職務,從事某種業務或者處于某種地位的人,負有某種積極的義務;第三,由行為人已經實施的行為而使法律保護的利益處于危險狀態而產生的義務;第四,自愿承擔的某種義務。其次,不作為犯罪在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與作為犯罪不同。不作為犯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不履行其特定作為義務,并因而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即行為人的違反刑法規范的不作為同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二、在因果關系方面,雖然作為犯罪和不作為犯罪的因果關系有相同的一面,但是,由于作為和不作為是兩種不同的行為方式,因此不作為犯罪中的因果關系又有其特殊性:第一,不作為犯罪因果關系的研究對象同作為犯罪不完全相同。不作為犯罪因果關系是研究客觀上違反刑法規定的不作為即不履行特定的作為義務的行為同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且只是與特定作為義務有聯系的不作為及其危害結果,才是刑法因果關系所要研究的原因和結果,否則就會無限擴大不作為犯罪因果關系的研究范圍。第二,在不作為犯罪中,引起危害社會結果發生的,除了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的作為義務外,還存在著某種自然力或者他人行為的作用。也就是說,在行為人不作為之前或者同時在客觀上就已經存在著或者潛在著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因果鎖鏈。這種對社會有害的因果鎖鏈,恰是行為人特定作為義務的對象。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不作為犯罪及其因果關系有哪些特點”問題的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網咨詢,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證催收債權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2021-01-30法人設立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2-08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