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教唆犯中易混淆問題的司法認定有哪些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9 · 508人看過

教唆犯中易混淆問題的司法認定有哪些

一、共犯教唆犯與獨立教唆犯

傳統觀點往往側重于強調教唆犯的從屬性,教唆犯依賴與共同犯罪而存在,教唆犯的定罪量刑也取決于教唆者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從屬性確實是教唆犯的一般屬性,但不可忽視的是,教唆犯還具有獨立性,從屬性與獨立性是統一于教唆犯概念之中的。我國刑法第29條對教唆犯的規定就體現了這種統一性。刑法第29條第1款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它在共同犯罪中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二、教唆行為與教唆犯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因此,有人認為: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唆使他人犯罪的行為,就是犯罪并構成教唆犯。這種理解實際上是將教唆行為與教唆犯混為一談,將教唆犯看成是教唆行為所導致的必然且唯一的結果,這是不正確的。雖然一般情況下,行為人只要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為,就構成教唆犯,但也存在例外情況,現總結如下:

第一,教唆犯中的被教唆者指的是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若被教唆者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則屬于間接正犯范疇,不再屬于教唆犯的討論范疇。根據間接正犯的理論,被教唆者的實施行為應視為教唆者的行為,教唆者應按照被教唆者的全部犯罪行為定罪量刑。

第二,刑法分則對有些特定的教唆行為已經單設罪名的,教唆者應依據刑法分則的具體規定定罪處罰,而不能根據總則定教唆的罪名的教唆犯。例如,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應以刑法第353條教唆他人吸毒罪論處;慫恿、引誘他人賣淫的,以刑法第359條應以引誘(幼女)賣淫罪論處。

第三,行為人同時構成總則中教唆犯和分則中傳授教唆方法罪的,從一重罪論處。

第四,行為人在一個案件中既有教唆行為又有實施行為,應認定為普通共犯而非教唆犯。因為教唆犯的實質就是本人不親自實行犯罪,而唆使他人實施犯罪。所以,教唆犯只能是單純的教唆,倘若還有共同的實施行為,則與被教唆者構成普通共犯。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于“教唆犯中易混淆問題的司法認定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王衛國

王衛國

執業證號:

13101201910082038

上海煊宏律師事務所

簡介: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上海市律師協會會員,法學學士;擅長合同糾紛、民間借貸、婚姻家庭糾紛等民事爭議解決;曾代理過標的額近千萬的企業墊資糾紛及多起標的額達百余萬的企業借貸糾紛;具有豐富的法律實務經驗,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高度的工作責任感。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王衛國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