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解答:
如那幫人與你朋友無任何矛盾糾紛,卻持仿真手槍、砍刀砍你的朋友,你朋友奪下刀和槍后,再去砍傷那幫人,你朋友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
相關法律知識:
一、正當防衛的概念
正當防衛在刑法理論上屬正當行為中的一種,所謂正當行為,國外一些刑法理論也稱之為排除社會危害性行為或違法阻卻事由,它是指行為的外部特征符合某種犯罪的構成要件,但在實質上不但沒有社會危害性,而且對個人和社會有益。由于這種行為的實施,使正在發生社會危害性(或違法性)得以排除,因而被認為是合法的,不負刑事責任。
我國1979年刑法第17條第1款規定:“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當防衛行為,不負刑事責任”。該條規定只說明了實施正當防衛的條件,至于正當防衛的定義卻未加以解釋和表述。在司法實踐中,人們頭腦中關于正當防衛的概念只是刑法理論中的學理性解釋,且該條款對正當防衛所保護利益的主體和對象,只限于“公共利益”及“人身權利”,另外,對“其他權利”沒有具體化,過于簡略。因而在司法實踐操作的具體做法中存在不統一的現象。
新刑法第20條第1款通過立法解釋,明確地表述了正當防衛的概念,即“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該條款的規定較1979年刑法所規定的正當防衛制度,在被保護利益的主體前增加了“國家”,在被保護利益的對象上增加了“財產”,同時在防衛的對象上,明確規定為“不法侵害人”,從而這次修訂后刑法對正當防衛概念的表述,更趨全面和科學。
二、正當防衛的構成條件
修訂后刑法第20條第1款在明確地表述了正當防衛概念的同時,對實施正當防衛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作了具體的規定。
第一,防衛目的正義性。實行正當防衛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這是正當防衛的主觀條件。
第二,防衛的針對性。實行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的行為才能實施,這種不法侵害行為既包括暴力行為,也包括非暴力行為,同時,須具有社會危害性、違法性、現實性、緊迫性,但并不要求已達到犯罪的程度,違反治安管理等違法行為,也可以實施正當防衛。這是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辯護詞
2020-11-27根本違約有解除權嗎
2020-12-04校園侵權案件中,學校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1-02-02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據什么認定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