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的認定什么是正當防衛?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下稱中國刑法)第20條第1款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這就是正當防衛的概念。正當防衛其本質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護法律所要保障之利益。正當防衛的客觀特征是,法益正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采取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正當防衛的主觀特征是,在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情況下,意圖保護法益不受侵害。正當防衛的構成需要滿足五個要件:一是存在侵害的現實;二是侵害正在進行;三是具有防衛意識;四是針對侵害人的防衛;五是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一、存在侵害的現實:正當防衛的起因必須是具有客觀存在的不法侵害,不存在不法侵害的現實就不可能存在正當防衛。這里的“不法”是指法令所不允許的,也就是非法和違法。對于那些不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不能實行正當防衛,例如: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公民追捕扭送正在實施犯罪或者正在被通緝的在逃人犯的行為;對于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行為都不能實施所謂的正當防衛,或者說實施的行為不能構成正當防衛。對于貪污罪、瀆職罪等不具有緊迫性和攻擊性的犯罪,同樣不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不法侵害應是由人實施的,對于動物的加害動作予以反擊,原則上系緊急避難而非正當防衛。不法侵害必須現實存在。如果防衛人誤以為存在不法侵害而實施了防衛的行為,那么這就構成假想防衛。假想防衛不屬于正當防衛,如果其主觀上存在過失,那么其行為可能構成刑法中規定的其他過失犯罪。二、侵害正在進行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才能有對合法益造成威脅和維護合法利益的緊迫性,在這時行使防衛行為才具有合法性和具有正當性。不法侵害的開始時間——一般認為以不法侵害人開始著手實施侵害行為時開始,例如正在實施的殺人、搶劫、強奸等犯罪在開始實施時就應當認定為不法侵害的開始。;另外,如恐怖分子在放置炸彈后,雖然沒有引爆炸彈,但也構成不法侵害;為了殺人而侵入他人住宅的,即使尚未著手殺害行為,但也被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已經開始。這些都應當認定為不法侵害的開始。不法侵害的結束時間——當合法權益不再處于緊迫現實的侵害威脅的時候,視為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具體表現在:不法侵害人被制服,喪失了侵害能力,主動中止侵害,已經逃離現場,已經造成危害結果且不可能繼續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在財產性犯罪中,即使侵害行為已經構成既遂,但如果尚能及時挽回損失的,可以認為不法侵害尚未結束。例如:搶劫犯奪走他人財物,雖然搶劫罪已經完成,但是防衛人仍然可以當場施以暴力奪回財物,這也被視為正當防衛。在上述開始時間之前或者結束時間之后進行的防衛,屬于防衛不適時。具體分為:事前防衛(事前加害)或者事后防衛(事后加害)。前者被俗稱為“先下手為強”。防衛不適時不屬于正當防衛,有可能還會構成其他的犯罪行為。三、具有防衛意識正當防衛要求防衛人具有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防衛認識是指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防衛意識是指防衛人出于保護合法權益的動機。防衛挑撥、相互斗毆、偶然防衛等都是不具有防衛意識的行為。防衛挑撥——為了侵害對方,故意引起對方對自己先行侵害,然后以正當防衛為由,對對方施以侵害。因行為人主觀上早已具有犯罪意識,因此進行的防衛的行為不屬于正當防衛。可能構成其他的侵害行為。相互斗毆——雙方都有侵害對方身體的意圖。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沒有防衛意識,因此不屬于正當防衛,而有可能構成聚眾斗毆、故意傷害等罪名。但是,在斗毆結束后,如果一方求饒或者逃走,另一方繼續侵害,則對加害的行為進行防衛的行為可能構成正當防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有何規定
2021-02-092020年交通事故車速鑒定費用是多少
2021-01-06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