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未造成損失是否屬于犯罪未遂
放火犯通常以燒毀目的物為犯罪目的。但是,判斷放火罪的既遂與未遂,不應以犯罪目的是否達到為標準,而應以行為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所以,認定放火罪的既遂、未遂,應以本條規定的放火罪的構成要件為標準。根據刑法修正案,該條已經被修改為危險犯,即達到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險或嚴重后果的,就既遂。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放火方法進行破壞,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只要實行放火行為,不管其行為是否終了,不管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只要危及公共安全,就構成放火罪;從刑法第115條,放火造成了嚴重后果,出現了重傷、死亡,或者財產嚴重損失,法律規定給予更為嚴厲的法定刑,但是對于放火罪來說,還是應該有未遂和既遂之分的。未遂問題存在于直接故意實施的犯罪之中,放火罪是直接故意實施的犯罪,就有區分未遂和既遂的客觀基礎。
刑法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放火犯就有了區分未遂和既遂后,可以承擔不同的刑事責任的后果,這也是區分放火罪未遂和既遂的必要所在。從法律上講,在刑法第114條的基礎上,雖然規定的都是“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一方面,相對于那些危害嚴重的火災而言,它可能就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未遂狀態,而且對于小型火災來說,也有一個是否實際發生火災的問題,有一個犯罪是否得逞的問題。承認放火罪有未遂狀態,一方面符合放火罪的客觀特征,另一方面承認可以從輕減輕處罰,也為教育改造罪犯提供了有得的條件,特別是對那些一失足成千古恨人來說,有可能得到改造使這一恨不至于恨得太久。對于刑法規定的情況,也有必要區分未遂和既遂,雖然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但是未遂和既遂的區分還是存在的。
其實在法學理論上是存在爭議的,因為有的學者認為放火罪是沒有既遂和未遂的區分的,但是有的學者持相反的觀點,小編在這里只能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太懂的地方,律霸網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補償款發放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3-11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0撤銷行政許可有時效限制嗎
2021-03-06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