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1日上午11時許,被告人廖某在儲蓄所取錢后,發現被害人陳某正在該營業廳辦理匯款業務,陳某先將準備匯出的人民幣一萬元用塑料袋包好,放在自己的上衣口袋里,然后伏在柜臺上填寫匯款單。被告人廖某見狀頓生歹意,趁陳某不備,突然上前伸手從陳某口袋里扯出包錢的塑料袋后向營業廳外面逃竄,當逃至門口時,有七千八百元掉落在地,廖某拿著剩下的二千二百元逃離至儲蓄所一百多米的街上時被追趕的群眾抓獲,贓款全部被追回歸還了被害人。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對廖某的行為構成搶奪罪沒有爭議,但就廖某是構成搶奪既遂還是搶奪未遂產生了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廖某的行為構成搶奪既遂。因為廖某在儲蓄所搶奪到被害人陳某的裝錢塑料袋后,其搶奪行為即已完成,而且廖某已攜贓逃離了作案現場,可見其已經實際控制了所奪取的財物。只是在逃出商場后,被追趕群眾抓獲,故其行為已構成搶奪既遂。
第二種意見認為,廖某的搶奪行為其中的二千二百元系既遂,而掉落地上的七千八百元則屬于未遂。
第三種意見認為,廖某的行為構成搶奪未遂。因為廖某雖然短暫的占有了其所奪取的財物,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其并未現實的占有該財物,也即并未實際控制該財物,因而其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并未實現,故其行為應認定為搶奪未遂。
[評析]
筆者贊同第三種意見。
區分搶奪罪既遂未遂的標準,應當貫徹犯罪構成要件說。區分犯罪既遂未遂的犯罪構成要件說,就是以搶奪罪犯罪構成要件齊備與否,作為搶奪罪既遂與未遂的區分標準。搶奪罪犯罪構成要件齊備的客觀標志,就是公然奪取的犯罪行為造成了行為人非法占有所奪取的公私財物的犯罪結果。因此,非法占有財物的犯罪結果是否發生,是搶奪罪既遂與未遂的區分標準。那么,什么是發生了非法占有財物的犯罪結果,是以所有人或保管人脫離了對財物的控制為標準,還是以行為人對財物獲得了實際控制為標準呢?筆者認為,“非法占有”這一犯罪結果的發生,只能理解為是行為人獲得對財物的實際控制,而不能是其他含義。這里的“實際控制”,并非指財物一定就在行為人手里,而是說行為人能夠支配該項財物。這種實際控制并無時間長短的要求,也不要求行為人實際上已經利用了該財物。以控制說為標準,也是搶奪罪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搶奪罪的行為表現為公然奪取。這說明,它包括兩個方面,“奪”和“取”。“奪”是從所有人、保管人身上直接搶,或當著所有人、保管人的面拿走其所有或保管的財物;“取”即為實際控制財物。本案中,被告人廖某已經完成了搶奪中“奪”的一面,然后逃離現場想完成“取”的一面,但是由于意志之外的原因,被追趕的人抓獲,雖然短暫占有了所奪取的財物,但仍未實際控制該財物,非法占有的目的還沒有達到,故應該認定為行為人搶奪未遂。
作者:石城法院姚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賠償常識
2021-01-27長期租房戶可否申請廉租房
2020-12-21不經過父母同意領結婚證違法嗎
2021-02-21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