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不是違約責任的形式,但是違法的解除合同,可能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一是實行過錯原則,無過錯不產生賠償責任;而違約責任實行無過錯原則,只要有違約事實的存在,不能主觀上有無過錯,都要承擔違約責任。
二是損失實際發生原則,即賠償的損失必須是實際發生的損失。
合同解除后,對損失的賠償有一定的范圍限制,而且一般是實際發生的損失,主要包括:對方訂立合同時支出的必要費用;因相信合同能適當履行而作準備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合同解除后因恢復原狀而發生的必要費用等。與此同時,上述損失的賠償,不包括因債務不履行而產生的可得利益損失。但對于違約金責任而言,不論違約是否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都要支付違約金;并且依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而且,上述損失既包括實際發生的既得利益損失,也包括尚未發生的可得利益損失,如信賴利益的損失等。
二、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該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正常的解除合同不會承擔責任,但是違法的解除合同,就會承擔違約責任。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公司法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規定
2021-01-28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哪些積極意義
2021-03-25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辦理反擔保抵押措施有什么條件
2021-03-11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