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稱,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法院應予支持。
最高法相關負責人對此解釋稱,未成年人在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過程中,通過充值、“打賞”等方式支出的款項如果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則該付款行為屬于效力待定的行為,需要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才能發生效力,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認,則該行為無效。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二、主播誘導刷禮物算詐騙嗎
主播誘導刷禮物算不算詐騙,要看是否具有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具有的話即構成詐騙。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為:
1、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2、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3、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4、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未成年人打賞主播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法院應予支持。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
2020-11-17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借錢不還,債務人跑路怎么辦
2021-03-22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分割,誰有權分割,如何分配
2021-01-04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