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股東代表訴訟是指在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當執行公司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失或他人侵犯公司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時,股東為維護公司利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的,追究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或其他給公司造成損失的人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在我國實踐中,對訴訟主體問題,各地法院的操作不一,相同案件在不同法院的處理結果差異很大,處于一種司法無序狀態。筆者認為,對該問題有必要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探討,以期對實踐有一定的幫助。一、關于原告資格的確認公司所有股東理論上都能夠成為代表訴訟的原告,但為防止股東濫用訴權,各國立法對原告資格都設定了限制條件。一是持股時間的限制。英美法系國家采用“當時股份持有規則”,即原告股東必須在其起訴侵害公司利益的行為發生時擁有公司股份(或身份)。大陸法系國家則采用“持股期限規則”,即原告股東必須在起訴前連續持有公司股份達到法律規定的一定期限。如德國為3個月以上,日本為6個月,我國臺灣地區為1年。我國《公司法》第152條第1款規定持續期間持股規則,時間為6個月。最高院在《公司法》解釋(一)中規定公司法第152條規定的180日以上連續持股期間,應為股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已期滿的持股時間;二是持股數量的限制。大陸法系國家要求提起代表訴訟的股東必須持有一定數額的公司股份,如法國規定須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英美法系國家對原告股東須持有多少股份不加限制。我國《公司法》規定原告股東須持有公司股份1%以上。最高院在《公司法》解釋(一)中規定公司法第152條規定的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是指兩個以上股東持股份額的合計。二、關于被告范圍的確定各國立法對被告的范圍規定不一,有兩種代表性的立法模式。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立法模式。美國法規定,凡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不管是公司內部的人,還是公司外部的人,只要是公司有權對其提出訴訟請求的人,都可以成為代表訴訟的被告,被告的范圍由原告決定;另一種是以日本為代表的立法模式。日本商法對此作了較為限制性的規定,被告的范圍為公司董事、監事、發起人、清算人、用明顯極不公正發行價格認購股份者以及因行使決議權接受公司所提供利益的股東。此外,我國臺灣地區關于代表訴訟中被告的范圍更窄,其公司法第214條僅規定為公司董事。筆者贊成將被告范圍集中在公司董事、監事、高級職員和控股股東等內部相關人員。其理由:一是目前大多數國家的立法都將被告范圍作了如此限制,美國的立法模式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優越性,實踐中絕大多數代表訴訟都是針對上述人員提起的;二是代表訴訟制度的產生,最初就是為了追究這類人員應向公司承擔的責任,將被告范圍無限制地擴大,會造成股東濫用訴權。三、關于公司在股東代表訴訟中的地位在我國司法實踐中,關于公司在代表訴訟中的地位問題,存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公司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和第三人。另一種觀點認為,可以將公司視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其理由是公司與代表訴訟有絕對的密切關系,但公司由于不愿起訴而喪失了對代表訴訟標的獨立請求權,所以將公司的地位定位于無獨立請求權的角色是合理的。這種觀點較適應于我國現行法律框架和訴訟實踐,得到了很多法院的認同。如北京、江蘇、上海等高級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均明確公司在代表訴訟中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筆者認為,公司既不宜作為原告,也不宜作為被告,而是處于獨立地位的第三人,在訴訟中不輔佐任何一方當事人,對判決結果有上訴權、申請再審權和申請執行權。在目前民訴法框架內對代表訴訟中公司的地位作出規定是不現實的,可在今后最高院出臺的《公司法》解釋中予以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敏律師,從事律師工作20年之久,現為山東滕州滕國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經驗豐富。執業以來成功代理刑事辯護、勞動爭議、婚姻糾紛、合同糾紛、交通事故、工傷賠償以及房屋買賣糾紛等各種案件,辦理十多起意外死亡案件,圓滿解決,為刑事被告人多人多次提供罪輕、緩刑、無罪辯護,并獲采納,現為十余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提供法律咨詢幾千次!深研法學,法學功底扎實,自從事律師工作以來,盡心、盡責為當事人服務,審慎處理各項法律事務,其處事作風和辦案思路獲得當事人和同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