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辭退和主動辭職的區別包括什么
(一)兩者的定義不同:
1、辭職即辭去職務,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行為。
2、辭退是指解除聘任的職務,不再聘用。
(二)兩者的行為主體不同:
1、辭職的行為主體是國家機關公職人員或者勞動者。
(1)辭職是指由國家權力機關依法選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國家權力機關提出辭去當選職務的行為。
(2)辭職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行為。《勞動法》第31條《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了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如果沒有雙方約定的超過30天的提前通知期的規定,則在勞動者通知30天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或勞動合同解除。
2、解聘的行為主體即解聘權的行駛者屬于公司企業的管理者或、行政機關或者事業單位的負責人。
二、員工“主動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一)員工因個人原因辭職的,當然拿不到經濟補償金
在司法實踐中,只要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辭職的,比如“家里有事、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如果公司能夠舉證證明員工該辭職理由(通常在辭職信、離職交接表、或離職協議書中可找到辭職理由),裁判機關一般都不會支持經濟補償金。
并且,以個人理由辭職的,員工還需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才行,否則,未經公司同意不辭而別或達不到法定通知期離職的,都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不僅拿不到經濟補償金,可能還要賠償公司的經濟損失。
(二)員工以公司存在特定違法行為“被迫辭職”的,公司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實務中,一些公司存在克扣員工工資,停發、少發或拖欠工資行為,還有一些公司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還有的公司讓員工在有毒、無防護設備等惡劣的生產環境下勞動,針對這種情況,為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員工享有特別解除權,可無條件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還可獲得經濟補償金。這就是實踐中通常所稱的“被迫辭職”。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的規定,公司存在以下違法行為,員工可以“被迫辭職”: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時存在欺詐、脅迫、趁人之危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勞動合同法第46條明確規定員工依照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公司應當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員工在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被迫辭職”時,需注意各地司法實踐中所把握的“度”,要不然一不小心“被迫辭職”可能變成違法解除。比如:工資拖延了多少天才可“被迫辭職”、少發了多少工資才可以被迫辭職、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否支持被迫辭職......各地把握的尺度會有差異,并無統一標準。
對于公司來說,應對的方法就是盡量消除上述能夠引發員工“被迫辭職”的違法行為,但談何容易。單單一個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問題就足以讓多數企業叫苦連天,要想防范風險,只能自求多福了。
主動辭職與被辭退雖然最終的結果都是差不多的,但從中間的過程來看,就可以分析出很大的差異。通常情況下,勞動者主動辭職,往往是因為自身的原因,比如跳槽等等。而被辭退,則更多的是被所在的單位開除,也就是勞動者自身存在一些過錯,從而導致被單位開除。
員工試用期被辭退怎么賠償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是否有賠償
沒簽合同被辭退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土地流轉有哪些
2020-12-21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時用什么解決方式最好
2021-01-19拆遷補償方案可以不公告嗎
2021-03-24營業房拆遷和住宅拆遷補償一樣嗎
2021-02-05合謀改房屋產權面積騙取拆遷補償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0-12-30請求分割拆遷款份額
2021-01-02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