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資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18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18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婚前的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可見,我國《婚姻法》原則上規定夫妻各方婚前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但同時又允許夫妻雙方書面約定婚前個人財產歸夫妻雙方共有。婚前財產協議的概念并未出現在具體的法律條文之中,關于婚前財產協議概念的理解在司法實踐中存有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婚前財產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在結婚登記之前就雙方各自婚前、婚后所得的財產的歸屬所作的約定。約定的內容可以是婚前財產及婚后各自所得歸各自所有,可以約定為共同所有。
另一種觀點認為:婚前財產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對各自婚前所有財產做出的不作為婚后共有財產的約定。對婚前財產所有權的歸屬作出約定在婚前、婚后均可辦理,不受登記與否的限制。
訂立婚前財產協議首先,雙方必須出于自愿訂立財產協議,不能隱瞞、欺詐、脅迫,也不能乘人之危。基于不真實的意思表示所訂立的協議是無效的;其次,協議的對象必須是夫妻財產(括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不屬于夫妻所有的財產不能成為協議的客體;
再次,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既不能規避法律,也不能違反公序良俗。為了使財產協議有效且不遺漏關鍵條款,建議最好請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來起草或者審核財產協議,以避免因起草時不慎而給將來造成巨大損失,達不到簽訂婚前財產協議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特殊期內法律保護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25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復效
2020-11-14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