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婚前協議,婚前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婚前協議是指將要結婚的男女雙方為結婚而簽訂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約束力的書面協議。制定婚前協議的主要目的是對雙方各自的財產和債務范圍以及權利歸屬等問題實現作出約定,以免將來離婚或一方死亡時產生爭議。婚前協議通常包括以下類型:
協議枚舉嚴苛型
1、不得與妻子或家人以外的異性有過分及不必要之親昵舉動。“是否必要”、“過分”或“親昵”之定義由妻子界定。
2、丈夫在任何時刻均不能與妻子失去聯絡。任何藉口,例如沒有帶電話、電話沒電之類原因,皆不被接納。
3、若夫妻間對事物持有不同意見,以妻子的意見為最后依據。
4、丈夫答應妻子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不得以任何理由推遲。
協議枚舉溫馨型
1、吵架不當著父母,親戚,鄰居的面吵,在公共場所給對方面子。
2、吵架盡量不隔夜,晚上睡覺時男方必須主動抱女方,女方生氣百般推讓男方也不能就此放棄。
3、每周都要給對方按摩一次,男方手藝不好的話可以跟盲人師傅學,嚴禁和發廊女學!
協議枚舉公平型
1、夫妻雙方不得對對方使用暴力及咬、掐、撓、摳、撕、抓等不恰當行為,如發生,不得傷及對方易裸露部位。
2、夫妻雙方必須尊重對方家庭成員,發生任何情況,均不得辱及對方家庭成員。
3、夫妻雙方互不干涉對方隱私,保留各自個人生活空間,互不干涉對方的人身和行為自由。
婚前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男女雙方確立婚姻關系而形成夫妻關系,所謂夫妻關系,是指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男女之間結為夫妻關系后,相互之間具有了一定的法律關系,如相互忠誠、相互扶養的義務和相互繼承的權利等。
《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可見我國現行夫妻財產制是法定財產制和約定財產制相結合的制度。
婚前協議書內容必須在不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一般協議書內容會約定家務分工、生活費該付多少、自由處分金等,甚至也有人約定,如果另一半外遇就要罰多少錢等。
假使協議內容涉及“離婚”,例如在契約中規定“雙方中若有一方外遇或家庭暴力就要無條件離婚”,或是離婚后的贍養費給付與子女監護權歸誰,法官通常會判定無效。判定無效的原因是:因為我國的法律還是普遍認為,婚姻生活要永續經營、長久維持,所以不能用離婚來訂定協議內容。
綜上所述,婚前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但一定不能違反公共秩序善良風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電子商務法如何監管電商平臺
2021-03-15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