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 關于國際海事組織經修正的《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的修正案生效的公告 公告2009年第50號 國際海事組織第25屆大會于2007年11月29日以第A.1004(25)號決議通過了經修正的《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以下簡稱避碰規則) 的修正案。 根據避碰規則第VI條第4款關于修正案默認接受程序的規定,上述規則的修正案將于2009年12月1日生效。 我國是避碰規則的締約國,在上述規則的修正案通過后未對其內容提出任何反對意見,修正案對我國具有約束力。 現將上述規則的修正案中文本予以公告,請遵照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章) 二00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主題詞:國際 公約 修正案 生效 文檔附件: 經修正的《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的修正案.doc 附件 經修正的《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的修正案 附件IV 遇險信號 1 下列信號在一起或單獨使用或展示時,表示遇險和需要救助: (a) 約每隔1分鐘開一槍或發出其他爆炸信號; (b) 用任何霧號裝置連續發聲; (c) 火箭或炮彈,以短暫間隔每次一發拋出紅星; (d) 以《摩斯信號規則》的…-…(SOS)信號組構成的任何信號方法發出的信號; (e) 用無線電話發出的由口說的“MAYDAY”一詞組成的信號; (f) 由N.C. 表示的《國際信號規則》的遇險信號; (g) 由下列者構成的信號:在一四方旗的上方或下方有一個球或球狀物; (h) 船舶上的火焰(如點燃的瀝青桶或油桶等發出的火焰); (i) 發出紅光的火箭降落傘閃光信號或手提火焰信號; (j) 發出橙色煙的煙號; (k) 將從兩側伸展的手臂慢慢反復舉起和放下; (l) 通過在下列頻道或頻率上發出的數字選擇性呼叫(DSC)發出的遇險警戒: (a) 甚高頻第70 頻道,或 (b) 2187.5kHz、8414.5kHz、4207.5kHz、6312kHz、12577kHz或 16804.5kHz 頻率上的中頻/高頻; (m) 船舶的Inmarsat或其他移動衛星業務提供商的船舶地球站發出的船到岸遇險報警; (n) 應急無線電示位標發送的信號; (o) 包括救生筏雷達應答器在內的無線電通信系統發出的經核準的信號。 2 禁止為指示遇險和援助需要以外的其它目的使用或展示任何上述信號,還禁止使用可能與任何上述信號混淆的其它信號。 3 請注意《國際信號規則》、《國際空中和海上搜救手冊》第 III 卷的有關章節和下列信號: (a) 帶有一個黑色方塊和圓圈或其它適當符號的一塊橙色帆布(供從空中識別); (b) 一個染色標志。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主席令第四號)
2008-08-29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07年預算執行情況與08年預算的決議
2008-03-1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決定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正]
1979-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