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法釋義:第1條
第一條 為規范企業破產程序,公平清理債權債務,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本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本法的立法目的是: (1)規范企業破產程序 企業破產制度,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因各種原因不能清償...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3條
第三條 破產案件由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釋義】 本條是關于破產案件管轄的規定。 破產案件的管轄,是指各級人民法院以及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破產案件的分工與權限。破產案件的管轄分為地域管轄、級別管轄、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本法只對破產案件的地域管轄作了規定。 ...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16條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債務人對個別債權人的債務清償無效。 【釋義】 本條是關于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債務人的個別清償無效的規定。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標志著破產程序的開始,所有債權都必須通過破產程序獲得清償。在清償時,同一順序的所有債權人地位平等,按債權...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30條
第三十條 破產申請受理時屬于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以及破產申請受理后至破產程序終結前債務人取得的財產,為債務人財產。 【釋義】 本條是關于債務人財產范圍的規定。 債務人財產,在破產法理論中又稱為破產財團或者財團財產。依據本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債務人財產在破產宣告后被稱為...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31條
第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一)無償轉讓財產的; (二)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 (三)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 (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 (五)放棄...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39條
第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出賣人已將買賣標的物向作為買受人的債務人發送,債務人尚未收到且未付清全部價款的,出賣人可以取回在運途中的標的物。但是,管理人可以支付全部價款,請求出賣人交付標的物。 【釋義】 本條是關于出賣人取回權的特別規定。 出賣人取回權,是破產...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32條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六個月內,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的,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子以撤銷。但是,個別清償使債務人財產受益的除外。 【釋義】 本條是關于破產申請受理前六個月內個別清償行為的撤銷的規定。 依據本法第三十一條第...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25條
第二十五條 管理人履行下列職責: (一)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 (二)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制作財產狀況報告; (三)決定債務人的內部管理事務; (四)決定債務人的日常開支和其他必要開支; (五)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之前,決定繼續或...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43條
第四十三條 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先行清償破產費用。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的,按照比例清償。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破產費用的,管理人應當提請人民法院終結破產程序。人民法院應當自收...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26條
第二十六條 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之前,管理人決定繼續或者停止債務人的營業或者有本法第六十九條規定行為之一的,應當經人民法院許可。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之前管理人行使本法規定的職權應當經人民法院許可的規定。 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以前,債務人的事...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45條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應當確定債權人申報債權的期限。債權申報期限自人民法院發布受理破產申請公告之日起計算,最短不得少于三十日,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釋義】 本條是關于債權申報期限的規定。 債權申報是指債權人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依照法定程序主張并證明...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46條
第四十六條 未到期的債權,在破產申請受理時視為到期。 附利息的債權自破產申請受理時起停止計息。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未到期債權和附利息債權如何處理的規定。 在民事活動中,一般來說,債權只有在其清償期限屆滿時才須予以清償。但是由于破產程序是一種概括式集體清償程序...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50條
第五十條 連帶債權人可以由其中一人代表全體連帶債權人申報債權,也可以共同申報債權。 【釋義】 本條是關于連帶債權人申報債權的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債權人一方人數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一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依據這一...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54條
第五十四條 債務人是委托合同的委托人,被裁定適用本法規定的程序,受托人不知該事實,繼續處理委托事務的,受托人以由此產生的請求權申報債權。 【釋義】 本條是關于破產程序中委托合同的受托人申報債權的特別規定。 委托合同是我國《合同法》規定的有名合同的一種。我國《合同法》第...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73條
第七十三條 在重整期間,經債務人申請,人民法院批準,債務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監督下自行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 有前款規定情形的,依照本法規定已接管債務人財產和營業事務的管理人應當向債務人移交財產和營業事務,本法規定的管理人的職權由債務人行使。 【釋義】 本條是關于債務人自行...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79條
第二節 重整計劃的制定和批準 第七十九條 債務人或者管理人應當自人民法院裁定債務人重整之日起六個月內,同時向人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提交重整計劃草案。 前款規定的期限屆滿,經債務人或者管理人請求,有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延期三個月。 債務人或者管理人未按期提出重整計...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81條
第八十一條 重整計劃草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債務人的經營方案; (二)債權分類; (三)債權調整方案; (四)債權受償方案; (五)重整計劃的執行期限; (六)重整計劃執行的監督期限; (七)有利于債務人重整的其他方案。 ...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84條
第八十四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重整計劃草案之日起三十日內召開債權人會議,對重整計劃草案進行表決。 出席會議的同一表決組的債權人過半數同意重整計劃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該組債權總額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即為該組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債務人或者管理人應當向債權人會議就重整計劃草案...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95條
第九十五條 債務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和解;也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宣告債務人破產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和解。 債務人申請和解,應當提出和解協議草案。 【釋義】 本條是關于和解申請的規定。 破產法上的和解制度,也是一項債務清理制度。債務人不...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96條
第九十六條 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和解申請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裁定和解,予以公告,并召集債權人會議討論和解協議草案。 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權利人,自人民法院裁定和解之日起可以行使權利。 【釋義】 本條是關于法院裁定許可和解和有關擔保權人行使權利的規定。 ...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87條
第八十七條 部分表決組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的,債務人或者管理人可以同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的表決組協商。該表決組可以在協商后再表決一次。雙方協商的結果不得損害其他表決組的利益。 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的表決組拒絕再次表決或者再次表決仍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但重整計劃草案符合下列條件的,債務人或者...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105條
第一百零五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就債權債務的處理自行達成協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裁定認可,并終結破產程序。 【釋義】 本條是關于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就債權債務的處理自行達成協議的法律后果的規定。 除本章規定的人民法院主導下的和解程序外,在人民法院...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97條
第九十七條 債權人會議通過和解協議的決議,由出席會議的有表決權的債權人過半數同意,并且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無財產擔保債權總額的三分之二以上。 【釋義】 本條是關于債權人會議通過和解協議的規定。 債務人提出和解申請后,除經法院審查而駁回和解申請的情況外,應將和解協議草案提...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88條
第八十八條 重整計劃草案未獲得通過且未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獲得批準,或者已通過的重整計劃未獲得批準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債務人破產。 【釋義】 本條是關于重整計劃未獲批準的法律后果的規定。 重整計劃獲得通過的條件是各表決組均通過重整計劃草案,因此...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98條
第九十八條 債權人會議通過和解協議的,由人民法院裁定認可,終止和解程序,并予以公告。管理人應當向債務人移交財產和營業事務,并向人民法院提交執行職務的報告。 【釋義】 本條是關于人民法院對和解協議的認可及其效力的規定。 債權人會議通過的和解協議并不當然具有法律效力,它還...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109條
第一百零九條 對破產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權利人,對該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釋義】 本條是關于擔保權人優先受償的規定。 擔保權人優先受償的權利,在破產法中一般稱為別除權,是指在破產程序中,對于破產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物權的權利人,可以不依照破產程序而對該特...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129條
第一百二十九條 債務人的有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擅自離開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訓誡、拘留,可以依法并處罰款。 【釋義】 本條是關于債務人的有關人員擅自離開住所地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本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自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的裁定送達債務人之日起至破產程序...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123條
第一百二十三條 自破產程序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條第四款或者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終結之日起二年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按照破產財產分配方案進行追加分配: (一)發現有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六條規定應當追回的財產的; (二)發現破產人有應...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136條
第一百三十六條 本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同時廢止。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本法生效日期的規定。 法律的生效日期,是指一部法律從何時開始正式實施,也就是從何時開始具有法律效力。本條明確規定本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即本法自...
企業破產法釋義:第128條
第一百二十八條 債務人有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行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務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債務人有本法規定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債務人有下列行為,損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10-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級直接選舉工作問題的決定
1980-02-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
婚姻家庭
勞動工傷
債權債務
交通事故
刑事
房產糾紛
合同事務
公司
知識產權
征地拆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