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出賣人已將買賣標的物向作為買受人的債務人發送,債務人尚未收到且未付清全部價款的,出賣人可以取回在運途中的標的物。但是,管理人可以支付全部價款,請求出賣人交付標的物。
【釋義】
本條是關于出賣人取回權的特別規定。
出賣人取回權,是破產法中規定的一項特殊的取回權。一般是指尚未收到全部價款的動產出賣人,將買賣標的物發送后,如果買受人在尚未收到標的物前破產的,出賣人可以向標的物的承運人或者實際占有人請求取回標的物的權利。出賣人取回權,是源于英美貨物買賣法的中途停運權而由破產法規定的一項特殊權利。中途停運權是《英美貨物買賣法》為了擔保出賣人獲得貨物價金而賦予其的權利。出賣人在尚未收到全部買賣價金前,發現買方有違約的可能時,可以通過行使中途停運權恢復對在運途中買賣標的物的實際控制。破產法依據中途停運權制度,創設了出賣人取回權制度。
根據本條的規定和中途停運權的性質,出賣人行使取回權一般應該具備下列條件:
(1)出賣人必須已經將買賣標的物發運,并且尚未收到全部買賣價款。建立出賣人取回權制度,主要目的是擔保已經脫離了對標的物控制權的出賣人獲得買賣價款的權利。因此,只有出賣人發送了買賣標的物并且未收到全部價款的情況下,才有行使取回權的前提。
(2)買受人被裁定進入破產程序時,買賣標的物尚處于在運途中。如果買受人被裁定進入破產程序時,買賣標的物已經被其收取,按照動產買賣的規定,此時,交付已經完成。即使買受人尚未向出賣人支付全部買賣價款,出賣人也只能以價款的給付請求權向破產管理人申報債權,而不能行使出賣人取回權。這里講的“在運途中”,實際上是對買賣標的物脫離出賣人和買受人占有、控制之外的狀態的客觀描述,應作寬泛的理解,并不僅限于買賣標的物處于運輸過程中這一種情況。即使,買賣標的物已經運輸到買受人所在地,存放在港口或者車站的倉庫中,但買受人尚未領取,該標的物仍然沒有被買受人實際占有和控制,這時,仍然應認為該標的物處于“在運途中”。
出賣人取回權的主要作用是保證出賣人的價款可以全額得到支付,因此,如果破產管理人向出賣人全額支付了價款,出賣人行使取回權已經沒有必要。所以,本條明確規定,管理人可以全額支付價款,請求出賣人交付標的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三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11-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6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98修正)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03-15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