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等報表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27 · 4967人看過
國稅函〔2008〕4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按照企業所得稅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與新的企業所得稅法配套的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和B類)、扣繳企業所得稅報告表、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企業所得稅分配表及填報說明,現印發給你們,報表與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同步實行。請各地稅務機關及時做好上述報表的印制、發放、學習、培訓等工作。   附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B類)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扣繳報告表      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分配表 國家稅務總局 二〇〇八年一月九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 填報說明 一、本表適用于實行查賬征收方式申報企業所得稅的居民納稅人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的非居民納稅人在月(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使用。 二、本表表頭項目: 1、“稅款所屬期間”:納稅人填寫的“稅款所屬期間”為公歷1月1日至所屬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業年度中間開業的納稅人填寫的“稅款所屬期間”為當月(季)開始經營之日至所屬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況填報。 2、“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15位)。 3、“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登記證中的納稅人全稱。 三、各列的填報 1、“據實預繳”的納稅人第2行-第9行:填報“本期金額”列,數據為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報“累計金額”列,數據為納稅人所屬年度1月1日至所屬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計數。納稅人當期應補(退)所得稅額為“累計金額”列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的數據。 2、“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第16行:填報表內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額”列,數據為所屬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四、各行的填報 本表結構分為兩部分: 1、第一部分為第1行至第16行,納稅人根據自身的預繳申報方式分別填報,包括非居民企業設立的分支機構:實行據實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2至9行;實行按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11至14行;實行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納稅人填報第16行。 2、第二部分為第17行至第22行,由實行匯總納稅的總機構在填報第一部分的基礎上填報第18至20行;分支機構填報第20至22行。 五、具體項目填報說明: 1、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2、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費用)填報。 3、第4行“利潤總額”: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其中包括從事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在本行填寫按本期取得預售收入計算出的預計利潤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報。 4、第5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5、第6行“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出的當期應納所得稅額。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包括享受減免稅優惠過渡期的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及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的其他減免稅優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實際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累計已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額,“本期金額”列不填。 8、第9行“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本次應補(退)預繳所得稅額。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時,填0, “本期金額”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填報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本行不包括納稅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所得額”:填報納稅人依據上一納稅年度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按季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預繳企業: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稅率(25%)”: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12、第14行“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填報計算的本月(季)應納所得稅額。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確定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依據稅務機關認定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出的本月(季)應繳納所得稅額。 14、第18行“總機構應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總機構應分攤的預繳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中央財政集中分配稅款的預繳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總機構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預繳所得稅額為基數,按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計算出的本期預繳所得稅額。 (1)據實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9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2)按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額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4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3)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的匯總納稅企業總機構: 第16行×分支機構分攤的預繳比例50% (分支機構本行填報總機構申報的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報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分配表》中確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依據當期總機構申報表中第20行“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數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B類) 一、本表為按照核定征收管理辦法(包括核定應稅所得率和核定稅額征收方式)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在月(季)度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使用,包括依法被稅務機關指定的扣繳義務人。其中:核定應稅所得率的納稅人按收入總額核定、按成本費用核定、按經費支出換算分別填寫。 二、本表表頭項目: 1、“稅款所屬期間”:納稅人填報的“稅款所屬期間”為公歷1月1日至所屬季(月)度最后一日。 企業年度中間開業的納稅人填報的“稅款所屬期間”為當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屬月(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況填報。 2、“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15位)。 3、“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登記證中的納稅人全稱。 三、具體項目填報說明 1、第1行 “收入總額”:按照收入總額核定應稅所得率的納稅人填報此行。填寫本年度累計取得的各項收入金額。 2、第2行“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填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3、第3行“應納稅所得額”:填報計算結果。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第1行“收入總額”×第2行“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4、第4行 “成本費用總額”:按照成本費用核定應稅所得率的納稅人填報此行。填寫本年度累計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金額。 5、第5行“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填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6、第6行“應納稅所得額”:填報計算結果。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第4行 “成本費用總額”÷(1-第5行“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第5行“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7、第7行“經費支出總額”:按照經費支出換算收入方式繳納所得稅的納稅人填報此行。填報累計發生的各項經費支出金額。 8、第8行“經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填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9、第9行“換算的收入額”:填報計算結果。計算公式:換算的收入額=第7行“經費支出總額”÷(1-第8行“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10、第10行“應納稅所得額”:填報計算結果。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第8行“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第9行“換算的收入額”。 11、第11行 “稅率”:填寫《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25%稅率。 12、第12行“應納所得稅額” (1)核定應稅所得率的納稅人填報計算結果: 按照收入總額核定應稅所得率的納稅人,應納所得稅額=第3行“應納稅所得額” ×第11行“稅率” 按照成本費用核定應稅所得率的納稅人,應納所得稅額=第6行“應納稅所得額” ×第11行“稅率” 按照經費支出換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納稅人,應納所得稅額=第10行“應納稅所得額” ×第11行“稅率” (2)實行核定稅額征收的納稅人,填報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納所得稅額。 13、第13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當期實際享受的減免所得稅額,第13行≤第12行。包括享受減免稅優惠過渡期的稅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及經稅務機關審批或備案的其他減免稅優惠。 14、第14行“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當年累計已預繳的企業所得稅額。 15、第15行“應補(退)所得稅額” :填報計算結果。計算公式:應補(退)所得稅額=第12行“應納所得稅額”-第13行“減免所得稅額”-第14行“已預繳的所得稅額”;當第15行≤0時,本行填0。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扣繳報告表填表說明 一、本表適用于扣繳義務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 實施條例的規定,對下列所得,按次或按期扣繳所得稅稅款的報告。 1、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2、非居民企業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扣繳義務人應當于簽訂合同或協議后二十日內將合同或協議副本,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并辦理有關扣繳手續。 三、簽訂合同或協議后,合同或協議規定的支付款額如有變動,應于變動后十日內,將變動情況書面報告稅務機構。 四、扣繳義務人不能按規定期限報送本表時,應當在規定的報送期限內提出申請,經當地稅務機構批準,可以適當延長期。 五、扣繳人義務人不按規定期限將已扣稅款繳入國庫以及不履行稅法規定的扣繳義務,將分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六、本表填寫要用中、外兩種文字填寫。 七、本表各欄填寫如下: 1、扣繳義務人識別號:填寫辦理稅務登記時,由主管稅務機構所確定的扣繳義務人的稅務編碼。 2、扣繳義務人名稱:填寫實際支付外國企業款項的單位和個人名稱。 3、納稅人識別號:填寫非居民企業在其居民國的納稅識別代碼。 4、所得項目:填寫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其他所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匯總納稅分支機構分配表 填報說明 一、使用對象及報送時間 1.使用對象 本表適用于在中國境內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并實行“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匯總清算、財政調節”匯總納稅辦法的居民企業填報。 2.報送要求 季度終了之日起十日內,由實行匯總納稅的總機構隨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納稅申報表(A類)》報送; 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由實行匯總納稅,具有主體生產經營職能的分支機構隨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納稅申報表(A類)》報送總機構申報后加蓋有主管稅務機關受理專用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匯總納稅分支機構企業所得稅分配表》(復印件)。 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由實行匯總納稅的總機構隨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報送。 二、分配表項目填報說明 1.“稅款所屬時期”:季度申報填寫季度起始日期至所屬季度的最后一日。年度申報填寫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 2.“分配比例有效期”:填寫經企業總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批確認的分配比例有效期起及有效期止。 3.“納稅人識別號”:填寫稅務機關統一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 4.“納稅人名稱”:填寫稅務登記證所載納稅人的全稱。 5.“收入總額”:填寫基期年度總機構、各分支機構的經營收入總額。 6.“工資總額”:填寫基期年度總機構、各分支機構的工資總額。 7.“資產總額”:填寫基期年度總機構、各分支機構的資產總額,不包括無形資產。 8.“合計”:填寫基期年度總機構、各分支機構的經營收入總額、工資總額和資產總額三項因素的合計數。 9.“分支機構分攤的所得稅額”:填寫本所屬時期總機構根據稅務機關確定的分攤方法計算,由各分支機構進行分攤的所得稅額。 10.“分配比例”:填寫經企業總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批確認的各分支機構分配比例。 各分支機構分配比例=(基期年各分支機構的經營收入總額、工資總額和資產總額三項因素合計數÷總機構的經營收入總額、工資總額和資產總額三項因素合計數)×100%。 11.“分配稅額”:填寫本所屬時期根據稅務機關確定的分攤方法計算,分配給各分支機構繳納的所得稅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B類)" 稅款所屬期間: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納稅人識別號:□□□□□□□□□□□□□□□ 納稅人名稱: 金額單位:人民幣元(列至角分) 項    目 行次 累計金額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按收入總額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收入總額 1 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 2 應納稅所得額(1行×2行) 3 按成本費用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成本費用總額 4 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 5 應納稅所得額[4行÷(1-5行)×5行] 6 按經費支出換算應納稅所得額 經費支出總額 7 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 8 換算的收入額[7行÷(1-8行)] 9 應納稅所得額(8行×9行) 10 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 稅率(25%) 11 應納所得稅額(3行×11行或6行×11行或10行×11行) 12 減免所得稅額 13 應補(退)所得稅額的計算 已預繳所得稅額 14 應補(退)所得稅額(12行-13行-14行) 15 謹聲明:此納稅申報表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國家有關稅收規定填報的,是真實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簽字): 年 月 日 納稅人公章: 代理申報中介機構公章: 主管稅務機關受理專用章: 會計主管: 經辦人: 受理人: 經辦人執業證件號碼: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代理申報日期: 年 月 日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國家稅務總局監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陳景軍

陳景軍

執業證號:

11301200780834973

河北浩翔律師事務所

簡介:

科班中等師范畢業。后自學法律專業(專科本科),2000年參加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律師資格。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陳景軍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18修正)

201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2007-12-29

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廈門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廈門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4-03-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95年修正)

1995-08-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

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

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

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

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

2009-07-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

2009-02-26

森林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2-01

國務院關于做好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的通知

2008-08-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2008-03-23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香格里拉县| 嵩明县| 乐安县| 贵港市| 永昌县| 樟树市| 湖口县| 田阳县| 芷江| 竹北市| 青海省| 栖霞市| 尼木县| 翁源县| 阳春市| 大余县| 涡阳县| 长汀县| 石棉县| 喜德县| 阿拉善盟| 清水县| 临澧县| 扎兰屯市| 剑阁县| 石河子市| 保康县| 鲁山县| 泗水县| 宝鸡市| 文昌市| 海林市| 汝南县| 天峻县| 邢台市| 博罗县| 武强县| 大埔县| 宁陕县|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