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民政部印發《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10 · 42人看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   為了探索并逐步完善農村社區建設思路,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社區建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民政部決定從全國有條件的縣(市、區)中確定一批“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用1—2年時間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實驗活動,為開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縣(市、區)”創建活動提供樣板?,F將《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組織好申報工作。   附件: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申報表(略)   二00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工作實施方案   一、建立“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的目的   在實踐中探索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總結經驗,明確思路,制定政策;根據各地實際,逐步完善農村社區建設的組織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為其他縣(市、區)提供經驗;形成各實驗縣(市、區)的“農村社區建設發展規劃”,為其他縣(市、區)提供借鑒;為開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縣(市、區)”創建活動提供樣板;為編輯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培訓教材,提供范例。   二、“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承擔的主要任務   (一)推動農村社區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創新。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群眾自愿的原則,科學界定農村社區的區域范圍,明確農村社區的定位,理順鄉鎮政府、基層黨組織與村民自治組織之間的關系,構建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的農村社區組織體系,探索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新途徑。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抓好村委會辦公用房、村民活動場所以及各類服務設施建設,明確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農村社區建設中的職責和任務,引導農民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各類社區民間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探索完善農村社區建設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經費投入機制,不斷增強農村社區建設的活力。   (二)制定農村社區發展規劃,探索農村社區建設的主要內容。結合農村實際和村民需求,因地制宜地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工作,明確農村社區建設的內涵和外延,明確農村社區建設與新農村建設、與城市社區建設、與村民自治的聯系和區別,探索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不同模式、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ㄈ┩七M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積極推進為民服務代理制度,改進服務方式,探索引導社會救助、社會福利、醫療衛生、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科技教育、文化體育、勞動保障法律服務等公共服務進農村社區的機制,使政府公共服務覆蓋到農村,探索縮小城鄉差別的有效措施。   (四)開展農村社區互助服務。從解決農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以社區服務中心或服務站為基礎,以志愿服務活動為抓手,把社區服務逐步向農村延伸,探索推進農村社區服務的方式、方法和途徑,組織動員村民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農村社區服務和社區建設活動,探索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有效機制。  ?。ㄎ澹┙M織農村社區建設宣傳和培訓。加強對農村社區建設的宣傳活動,加大在報刊、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新聞媒體的宣傳力度,使村民了解農村社區建設對于自身利益的密切關系,積極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各項活動。抓好農村社區建設業務骨干培訓和農村社區工作專業人員培訓,開發培訓教材,組織示范培訓,促進農村社區建設向專業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  ?。┻M行農村社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政策研究,積極推進農村社會工作發展。明確農村社區社會工作在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社區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將農村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到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內容;研究提出農村社區建設中配備社會工作人員的有關政策措施,探索培養吸納適應農村社區服務需要、素質優良、富有活力的農村社區社會工作人員的途徑。   三、申報“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的條件   (一)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認識明確,高度重視,并得到上級黨委、政府的有力支持。   (二)鄉(鎮、街道)、村委會建設走在省(區、市)或本市(地、州)前列,村委會干部隊伍堅強有力。   (三)縣(市、區)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已經有一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基礎。  ?。ㄋ模┛h(市、區)經濟條件較好,具有保障農村社區建設正常開展的財力。   (五)縣(市、區)民政部門堅強有力,具備素質較高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確定“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的方法   遵循“標準優先、兼顧區域、寧缺毋濫”的原則,不搞照顧,不分配名額,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省民政部門申報,民政部確定,并頒發匾牌。凡被確定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的單位,半年內工作無進展、成效不明顯的,將取消實驗縣(市、區)資格。民政部將在適當時候命名表彰一批“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縣(市、區)”。   五、“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工作的組織領導  ?。ㄒ唬嶒灩ぷ饕钥h(市、區)黨委、政府領導為主??h(市、區)黨委和政府根據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座談會精神,自主制定工作規劃,增加投入,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實驗活動;成立黨政領導同志牽頭、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領導小組,加強組織協調,密切協作,形成合力;社區層面應當建立健全協商共建機制,負責本社區農村社區建設的規劃、組織、協調與監督,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  ?。ǘ┟裾块T要充分發揮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搞好綜合協調和服務。   (三)建立“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實驗縣(市、區)組成,不定期召開,討論交流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的經驗。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負責聯席會議秘書處的日常工作。  ?。ㄋ模┏闪ⅰ叭珖r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專家顧問組。聘請專家、學者及有關部門的領導組成“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專家顧問組。其職責是:承擔農村社區建設領域的理論研究工作,為政府部門和各實驗縣(市、區)提供咨詢服務,對實驗縣(市、區)進行跟蹤研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萌

李萌

執業證號:

13201201810037729

江蘇泓遠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東南大學法學院,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中國法學會會員,長期從事民商事爭議解決,具備豐富的訴訟經驗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萌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

2012-1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2008-12-27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環保部門就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有關問題的答復

2001-06-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

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

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

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

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

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

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

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

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2010-05-24

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10-03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