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商務部公告2007年第8號--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反傾銷終裁公告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13 · 7519人看過
商務部公告 (2007年第8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于2006年2月6日發布立案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以下簡稱被調查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商務部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被調查產品是否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以及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商務部于2006年8月18日發布初裁公告,認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存在傾銷,中國馬鈴薯淀粉產業遭受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初步裁定后,商務部對傾銷和傾銷幅度、損害和損害程度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現本案調查結束,根據本案調查結果,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商務部作出最終裁定(見附件)。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最終裁定   經過調查,商務部最終裁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存在傾銷,中國馬鈴薯淀粉產業遭受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二、征收反傾銷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有關規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07年2月6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征收反傾銷稅。   征收反傾銷稅的產品為馬鈴薯淀粉,也稱馬鈴薯原淀粉、馬鈴薯精制淀粉、馬鈴薯生粉、土豆淀粉或洋芋淀粉等;英文名稱為Potato Starch;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11081300。   馬鈴薯淀粉是以馬鈴薯為原料加工而成的由多葡萄糖分子組成的一種白色粉狀物,其理化指標為:白度(457nm藍光反射率)≥90%,水份≤20%,粘度(4%濃度,700cmg)≥1100BU,蛋白質(干物質中含量)≤0.15%。主要用于食品、醫藥、石油化工、造紙、紡織、飼料、發酵、鑄造、建材等各工業領域。   對各公司征收的反傾銷稅稅率如下:   1、荷蘭艾維貝公司(AVEBE U.A.)                  18%   2、德國艾維貝馬鈴薯淀粉工廠(Avebe Kartoffelstarkefabrik     Prignitz/Wendland GmbH)                   18%   3、法國羅蓋特公司(ROQUETTE FRERES)                17%   4、其他歐盟公司(All Others)                  35%   三、征收反傾銷稅的方法   自2007年2月6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于歐盟的馬鈴薯淀粉時,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繳納相應的反傾銷稅。反傾銷稅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作為計稅價格從價計征,計算公式為:反傾銷稅額=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反傾銷稅稅率。進口環節增值稅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加上關稅和反傾銷稅作為計稅價格從價計征。   四、反傾銷稅的追溯征收   對自2006年8月18日起至本決定公告之日止,有關進口經營者依初裁決定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所提供的保證金,按終裁所確定的征收反傾銷稅的商品范圍和反傾銷稅稅率計征并轉為反傾銷稅,并按相應的增值稅稅率計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對在此期間有關進口經營者所提供的保證金超出反傾銷稅和與之相應的進口環節增值稅的部分,海關予以退還,不足部分則不再補征。   對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決定公告之日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不再追溯征收反傾銷稅。   五、征收反傾銷稅的期限   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自2007年2月6日起5年。   六、新出口商復審   對于上述國家在調查期內未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被調查產品的新出口經營者,符合條件的,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商務部書面申請新出口商復審。   七、期中復審   在征收反傾銷稅期間,有關利害關系方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向商務部書面申請期中復審。   八、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對本案終裁決定及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不服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特此公告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于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二○○七年二月五日   附 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關于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 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以下簡稱調查機關)于2006年2月6日發布2006年第4號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以下簡稱被調查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機關對傾銷和傾銷幅度、損害及損害程度,以及傾銷和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調查機關于2006年8月18日發布初裁公告,認定被調查產品存在傾銷,中國國內產業遭受了實質損害,并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初裁公告后,調查機關對傾銷和傾銷幅度、國內馬鈴薯淀粉產業所受損害及損害程度和因果關系繼續進行了調查。現本案調查結束,根據調查結果,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調查機關作出終裁決定如下:   一、調查程序   (一)立案及立案通知   1、公告立案   2005年12月29日,內蒙古奈倫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沃華馬鈴薯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大興安嶺麗雪精淀粉公司、青海威思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內蒙古科鑫源食品集團、甘肅興達淀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云南昭陽威力淀粉有限公司代表國內產業向調查機關正式提交了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申請書。   調查機關對申請人的申請材料進行了審查,認為申請人提出的初步證據表明,申請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三條和第十七條有關國內產業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的規定。同時,申請書中包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四、十五條規定的反傾銷調查立案所要求的內容及有關的證據。調查機關于2006年2月6日發布立案公告,決定開始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機關確定的本案傾銷調查期為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   2、立案通知   在決定立案調查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調查機關于2006年1月26日就收到國內馬鈴薯淀粉產業反傾銷調查申請書一事通知了歐盟駐華代表團。   2006年2月6日,調查機關發布立案公告,調查機關約見了歐盟駐華代表團官員,向其正式遞交了立案公告和申請書的公開部分,請其通知歐盟的相關出口商和生產商。同日,調查機關將本案立案情況通知了本案申請人及列明的國外生產商。   (二)初步調查   1、傾銷及傾銷幅度的初步調查   (1)登記應訴   根據公告要求,自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的登記應訴期內,荷蘭艾維貝公司、德國艾維貝馬鈴薯淀粉工廠(以下簡稱德國艾維貝工廠)、法國羅蓋特公司、丹麥馬鈴薯淀粉生產中心有限公司(KMC Kartoffel Melcentralen,以下簡稱KMC公司)、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和歐盟歐洲委員會向調查機關登記應訴。   (2)發放問卷和收取答卷   2006年2月28日,調查機關向已知的、報名應訴的生產商和出口商發出了反傾銷調查問卷,并要求其在37天內按規定提交準確、完整的答卷。在該期間內,部分應訴公司在問卷規定的期限內向調查機關申請延期遞交答卷并陳述了相關理由。經審查,調查機關同意給予適當的延期。截至答卷遞交截止之日,調查機關收到荷蘭艾維貝公司和德國艾維貝工廠、法國羅蓋特公司共3家生產商的答卷。   調查機關對應訴公司遞交的答卷進行了初步審查。2006年4月19日,調查機關針對答卷中某些表述和含義不清及需要解釋的部分向荷蘭艾維貝公司等3家應訴公司發放了補充問卷,并要求其在7天內按規定提交準確、完整的補充問卷的答卷。在該期間內,上述3家應訴公司向調查機關申請延期遞交答卷并陳述了相關理由。經審查,調查機關同意再次給予適當的延期。截至答卷遞交截止之日,各公司提交了補充問卷的答卷。調查機關對上述答卷進行了審查并在初裁決定中予以考慮。   2、產業損害及損害程度初步調查   (1)參加產業損害調查活動登記   2006年2月6日,調查機關發出了《關于參加馬鈴薯淀粉反傾銷案產業損害調查活動登記的通知》。在規定的時間內,申請參加調查活動并符合要求的國外(地區)生產者4戶,分別是法國羅蓋特公司、荷蘭艾維貝公司、德國艾維貝工廠和丹麥KMC公司;行業協會1家,為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上述公司和協會向調查機關遞交了登記表及相關證明材料,經審查后調查機關接受了上述利害關系方的登記。   (2)成立產業損害調查組   2006年3月21日,調查機關成立了馬鈴薯淀粉反傾銷案產業損害調查組。   (3)發放和收回調查問卷   2006年2月28日,調查機關向已知的利害關系方發放了馬鈴薯淀粉反傾銷案《國內生產者調查問卷》、《國內進口商調查問卷》和《國外(地區)生產者/出口商調查問卷》。在規定的時間或經批準延期遞交的時間內,共收回調查問卷答卷20份,包括:國內生產者調查問卷答卷17份;國外(地區)生產者/出口商調查問卷答卷3份。   (4)聽取利害關系方意見陳述   2006年2月21日和3月21日,調查機關兩次聽取了本案申請和支持企業的意見陳述。本案申請和支持企業及其代理人向調查機關陳述了本案的申請理由及意見。調查機關聽取了申請人的陳述意見并詢問了相關問題。2006年4月14日,調查機關收到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關于馬鈴薯淀粉反傾銷調查案的評論意見》。2006年4月22日,調查機關收到中國淀粉工業協會馬鈴薯淀粉專業委員會遞交的《關于歐洲淀粉協會報告的評論》。2006年5月8日,調查機關收到申請人代理律師事務所遞交的《申請人對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關于馬鈴薯淀粉反傾銷案相關意見的評論意見》。   (5)實地核查   2006年5月下旬和6月上旬,調查機關對申請企業內蒙古奈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科鑫源食品集團和支持企業內蒙古飛馬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核查。調查機關對申請書及所附證據、收回的調查問卷答卷,以及利害關系方的相關評論意見進行了認真核對和調查,并收集和補充了相關證據材料。   (三)初裁決定及公告   2006年8月18日,調查機關發布本案初裁公告,初裁認定被調查產品存在傾銷,中國馬鈴薯淀粉產業遭受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并決定自公告之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被調查產品開始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時,必須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與初裁所確定的傾銷幅度相應的保證金。   (四)初裁后的繼續調查   1、對傾銷和傾銷幅度繼續調查   (1)進一步調查和搜集證據   根據初裁公告的要求,各利害關系方在初裁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之內可以就初裁向調查機關提出書面評論并附相關證據。同時,本案初裁后,調查機關依據《反傾銷調查信息披露暫行規則》的規定,向提交答卷的應訴公司披露并說明了初裁中計算各公司傾銷幅度時所依據的基本事實,并給予應訴公司提出評論意見的機會。   調查機關在規定的時間內收到艾維貝公司、羅蓋特公司、歐盟歐洲委員會、國內申請人和支持企業對初步裁定的評論意見。調查機關在終裁中對該評論意見予以了考慮。   (2)實地核查   為進一步核實應訴公司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調查機關組成馬鈴薯淀粉反傾銷調查實地核查小組,于2006年9月11日至2006年9月27日赴荷蘭、德國和法國進行了實地核查。核查期間,被核查公司的財務人員、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接受了核查小組的詢問,并根據要求提供了有關的證明材料。核查小組全面核查了各公司的整體情況、被調查產品同類產品的內銷情況、被調查產品出口中國的銷售情況、生產被調查產品及同類產品的成本及相關費用情況,對公司提交材料的完整性、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了調查,并進一步搜集了相關證據。對于實地核查中收集的材料和信息,調查機關進行了核對和整理。   核查結束后,調查機關依據《反傾銷調查信息披露暫行規則》的規定,向接受核查的公司披露了核查的情況和收集的材料。   (3)聽取利害關系方意見陳述   在初裁后的進一步調查過程中,調查機關收到了丹麥KMC公司向調查機關提交的意見,并應約聽取了該公司的陳述。調查機關還收到了河北、內蒙古、青海、甘肅及云南省有關地區農業主管部門提交的意見。   (4)最終裁定前的信息披露   本案終裁前,調查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和《反傾銷調查信息披露暫行規則》的規定,向荷蘭艾維貝公司和德國艾維貝工廠、法國羅蓋特公司、歐盟歐洲委員會披露并說明了計算公司傾銷幅度時所依據的基本事實,并給予各利害關系方提出評論意見的機會。   2、對損害及損害程度的繼續調查   (1)接收利害關系方書面評論意見   自初步裁定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調查機關收到了本案申請人和支持申請企業遞交的《申請人及支持申請企業對馬鈴薯淀粉反傾銷調查案初裁決定的評述意見》、荷蘭艾維貝公司和德國艾維貝馬鈴薯淀粉工廠遞交的《馬鈴薯淀粉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的書面評論》和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遞交的《關于馬鈴薯淀粉反傾銷調查案的評論意見》。   2006年10月18日,本案申請人向調查機關遞交了《申請人對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關于馬鈴薯淀粉反傾銷案初步裁定意見的評論意見》。調查機關對利害關系方的上述意見依法給予了充分考慮,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   (2)實地核查   2006年9月,調查機關就案件有關問題對云南潤凱實業有限公司和云南昭陽威力淀粉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核查。   (3)聽取國內上下游企業意見陳述   2006年10月31日,調查機關聽取了馬鈴薯淀粉反傾銷案國內上下游企業意見陳述。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馬鈴薯食品專業委員會、中國淀粉工業協會馬鈴薯淀粉專業委員會和河北、內蒙古、青海、甘肅及云南省有關地區農業局、本案的部分申請支持企業代表和代理律師以及旺旺集團北京公司等14家下游企業參加了此次會議。   (4)終裁決定前的信息披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五條和《產業損害調查信息查閱與信息披露規定》的規定,調查機關向本案利害關系方披露了本案終裁決定所依據的基本事實,并給予其提出評論意見的機會。   調查機關對申請書及所附證據、收回的調查問卷和實地核查結果進行了認真分析和全面評估,對利害關系方的意見依法給予了充分考慮。   二、被調查產品   調查機關在立案公告中確定本案的被調查產品及調查范圍描述如下:   被調查產品為馬鈴薯淀粉,也稱馬鈴薯原淀粉、馬鈴薯精制淀粉、馬鈴薯生粉、土豆淀粉或洋芋淀粉等;英文名稱為Potato Starch;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11081300。   馬鈴薯淀粉是以馬鈴薯為原料加工而成的由多葡萄糖分子組成的一種白色粉狀物,其理化指標為:白度(457nm藍光反射率)≥90%,水份≤20%,粘度(4%濃度,700cmg)≥1100BU,蛋白質(干物質中含量)≤0.15%。主要用于食品、醫藥、石油化工、造紙、紡織、飼料、發酵、鑄造、建材等各工業領域。   調查范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被調查產品。   三、國內同類產品和國內產業   (一)國內同類產品的認定   根據被調查產品范圍中對被調查產品理化指標的描述,本案被調查產品應達到白度(457nm藍光反射率)≥90%,水份≤20%,粘度(4%濃度,700cmg)≥1100BU,蛋白質(干物質中含量)≤0.15%,未達到該理化指標標準的馬鈴薯淀粉產品不屬于本次被調查產品范圍。調查機關對國內達到同等理化指標標準的馬鈴薯淀粉產品與被調查進口產品的相同或相似性進行了調查,經調查顯示:   1、國內達到同等理化指標標準的馬鈴薯淀粉與被調查產品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相同,均具有高白度、高透明度、高粘度、低糊化溫度、高聚合度、低蛋白、低脂肪殘留量、低酸性及良好的成膜性、抗凝沉性等特性。   2、國內達到同等理化指標標準的馬鈴薯淀粉與被調查產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相同,均為馬鈴薯(土豆)。   3、國內達到同等理化指標標準的馬鈴薯淀粉與被調查產品生產工藝流程相同,主要為:原料清洗→粉碎→汁水、蛋白分離→纖維與淀粉乳分離→淀粉乳洗滌、提純→脫水→干燥→成品包裝等工序。   國內生產達到同等理化指標標準的馬鈴薯淀粉與被調查產品的主要生產設備相同,包括除草、除石機及清洗機、銼磨機、脫汁旋流器組或臥式離心機、離心篩組,精制旋流器組或立式離心機組,真空吸濾機或刮刀離心機,氣流干燥機組等設備。   4、國內達到同等理化指標標準的馬鈴薯淀粉與被調查產品的用途相同,均可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石油化工、造紙、紡織、飼料、發酵、鑄造、建材等工業領域。   5、國內達到同等理化指標標準的馬鈴薯淀粉與被調查產品的銷售渠道相同,主要通過直銷、分銷、某一地域獨家代理銷售等形式銷售。客戶群體相同,而且有些客戶既使用被調查進口產品也使用國內同類產品。   綜上所述,國內達到同等理化指標標準的馬鈴薯淀粉與被調查產品在物理和化學特性、原材料、生產工藝流程和生產設備、產品用途、銷售渠道和客戶群體等方面基本相同,具有相似性和可替代性,與被調查產品屬于同類產品。   (二)國內產業的認定   調查機關依法對本案7家申請企業和10家支持企業的產業代表資格進行了審查。證據顯示,國內申請企業和支持企業產量之和占國內同類產品總產量的主要部分。   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2006年4月14日向調查機關提交了對申請人資格的評論意見。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提出,2005年中國國內馬鈴薯淀粉的總產量不應是12.5萬噸,根據其所獲得的信息,2005年中國國內馬鈴薯淀粉的總產量應為29.8萬噸,國內申請企業的馬鈴薯淀粉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例過低,因此不能夠代表國內產業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初裁后,在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對初裁的評論意見中,再次提出了對中國國內總產量數據及部分國內生產企業的產品及產量情況的質疑。   調查機關充分重視了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提出的意見,對此進行了核實。證據顯示,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所提供的29.8萬噸馬鈴薯淀粉全國總產量的數據中不僅包括國內同類產品的產量,而且還包括未達到被調查產品理化指標要求,不在本次被調查產品范圍之內的其他馬鈴薯淀粉產品的產量和其他淀粉如變性淀粉、紅薯淀粉、土豆全粉等生產企業的產量。而由申請人提供的12.5萬噸馬鈴薯淀粉全國總產量的數據是指國內同類產品的總產量,即達到被調查產品理化指標標準的國內馬鈴薯淀粉的總產量。申請人向調查機關提交了由中國淀粉工業協會出具的相關證據材料。調查機關對此證據材料再次進行了多方面的核實。   調查機關認定,調查期內國內申請企業和支持企業的產量之和占國內同類產品總產量的主要部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11條規定,國內申請企業和支持企業的經濟指標數據可以代表國內馬鈴薯淀粉產業。   四、傾銷和傾銷幅度   調查機關審查了應訴公司的答卷,并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對該公司的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認定如下:   (一)正常價值、出口價格及價格調整項目的認定   荷蘭艾維貝公司及德國艾維貝工廠   在初裁后的進一步調查中,調查機關重新審查了荷蘭艾維貝公司和德國艾維貝工廠的生產銷售情況,認定德國艾維貝工廠僅負責生產,實質上為荷蘭艾維貝公司的一個生產部門,調查機關在計算傾銷幅度時將兩個公司合并計算。調查機關進一步調查了荷蘭艾維貝公司提交的銷售數據,認定其中同時包括銷售荷蘭艾維貝公司自己產品的數據以及銷售德國艾維貝工廠生產產品的數據。在終裁中,調查機關維持初裁時的認定,繼續依據荷蘭艾維貝公司填報的數據進行計算,并將德國艾維貝工廠作為荷蘭艾維貝公司的一個生產部門合并認定正常價值、出口價格及價格調整項目。   1、正常價值   在初裁后的進一步調查中,調查機關重新審查了荷蘭艾維貝公司的歐盟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荷蘭艾維貝公司歐盟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總量占同期向中國出口銷售總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基礎的數量要求。   初裁時,調查機關將荷蘭艾維貝公司在歐盟內的部分銷售視為非正常貿易,予以排除。經核查,調查機關認為這部分交易運輸費用較高,導致出廠環節價格為負,確實為非正常貿易。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維持初裁時的認定,在計算正常價值時排除這部分銷售。   經核查,調查期內荷蘭艾維貝公司在歐盟內的銷售全部為向非關聯公司的交易。   初裁時,調查機關分別采用了荷蘭艾維貝公司和德國艾維貝工廠提供的生產成本。初裁后,調查機關進一步審查了荷蘭艾維貝公司和德國艾維貝工廠提供的生產成本數據,認定荷蘭艾維貝公司和德國艾維貝工廠的生產成本數據真實可信。調查機關在終裁時,維持初裁中的認定,在計算時分別采用德國艾維貝工廠和荷蘭艾維貝公司的生產成本。   初裁時,調查機關認定公司研發費用屬于一般管理費用,并按照通行會計準則根據銷售收入的比例對研發費用進行了分攤。經核查和進一步調查,調查機關發現,公司研發費用在公司賬目中屬于一般管理費用,雖然沒有直接用于被調查產品,但并不能說明公司研發費用與被調查產品不相關。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時維持初裁中的認定,將公司的研發費用作為一般管理費用應按照通行會計準則根據銷售收入的比例進行分攤。   初裁時,調查機關在公司的管理費用中減除了負值部分的管理費用。在初裁評論中,公司主張管理費用的負值為荷蘭艾維貝公司向子公司或者其他第三方收取的“使用費”,不應當被減除。經過實地核查和進一步調查,調查機關發現公司管理費用中的負值為公司出租閑置廠房的收入。調查機關認為,公司出租廠房的收入應當屬于公司的收入,不應以負值計入費用。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維持初裁時的認定,對公司的主張不予支持,在荷蘭艾維貝公司的管理費用中減除負值管理費用,以剩余的金額作為公司的管理費用。   調查機關重新審查了荷蘭艾維貝公司的費用情況和分攤方法。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時維持初裁中的認定,以荷蘭艾維貝公司提供的公司盈利狀況表中的數據為基礎,采用調整管理費用的負數和分攤研發費用后的數據,作為產品的費用。   初裁時,調查機關采用荷蘭艾維貝公司在歐盟內銷售德國艾維貝工廠產品和荷蘭艾維貝公司產品的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計算德國艾維貝工廠和荷蘭艾維貝公司產品的相關費用。在初裁評論中公司主張,采用總費用占歐盟內銷售收入的比例再乘以單位生產成本的方法計算單位費用。經過進一步審查和實地核查,調查機關發現,公司一貫以銷售收入作為分攤費用的基礎,并沒有采用初裁評論中主張的方法作為費用分攤的基礎。因此,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時維持初裁中的認定,以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作為分攤費用的基礎。   根據上述認定的成本數據,調查機關重新核算了公司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國內銷售成本。根據重新核算的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的成本,調查機關對該公司在歐盟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于成本銷售進行了審查。初裁時,調查機關采用減去包裝費用的發票價格與減去加權包裝費用的成本進行比較。經過進一步調查和實地核查,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維持初裁中的做法。經審查,調查機關發現歐盟內銷售中有交易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來自荷蘭艾維貝公司的產品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數量比例超過荷蘭艾維貝公司產品銷售量的20%,來自德國艾維貝工廠的產品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數量比例超過德國艾維貝工廠產品銷售量的20%。調查機關認為該部分交易屬于非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予以排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終裁決定中,調查機關依據剩余的正常貿易過程中的歐盟內銷售價格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   2、出口價格   調查機關對荷蘭艾維貝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進一步的審查和調查。公司通過兩種渠道銷售被調查產品:(1)直接將被調查產品銷售至中國的非關聯客戶或者通過非關聯的貿易商向中國銷售被調查產品;(2)通過中國境內的關聯貿易商上海艾維貝貿易公司銷售被調查產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對于第一種渠道,調查機關采用公司銷售給非關聯客戶的價格或者非關聯貿易商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對于第二種渠道,調查機關認定雖然交易是通過關聯貿易商進行的,但其價格未被關聯關系所扭曲,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維持初裁時的認定,采用公司銷售給關聯貿易商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公司的價格調整部分逐一進行了審查。   (1)關于正常價值   關于售前倉儲費用,初裁時調查機關認為公司缺乏足夠的證據證明該費用的發生與銷售直接相關,并且影響了價格的公平比較。經過了進一步的調查和實地核查,調查機關認為公司在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和出口銷售被調查產品時均會從倉庫發貨,公司沒有證據表明該費用的發生只與國內銷售直接相關,并且影響了價格公平比較。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維持初裁時的認定,對于公司售前倉儲費用調整的主張不予接受。   關于信用費用,初裁時調查機關對歐盟內交易部分負值信用費用進行了調整。初裁后,公司未提出異議,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維持初裁時的認定。   在初裁中,調查機關接受了公司其他折扣、內陸運費-工廠至倉庫、內陸運費、內陸運輸保險費、國際運費、包裝費、傭金等其他歐盟內銷售調整項目的主張。在初裁后的進一步調查中,調查機關認為公司提供的資料和證據可信,對調整項目有初步證明作用。在終裁中,調查機關決定維持初裁時的認定,對公司的調整要求予以支持。   (2)關于出口銷售   在初裁評論中,公司主張,經核對向中國出口銷售交易的書面銷售文件,發現SAP系統直接導出的一些出口交易的銷售金額和價格存在錯誤,因此公司根據實際的書面銷售文件,修改了這些交易的銷售金額和價格。經進一步調查和實地核查,調查機關發現公司由于SAP系統數據導入EXCEL表格時系統出現了錯誤,導致部分交易的價格存在錯誤。調查機關審查了公司的SAP系統、銷售系統和財務系統中的記錄、銀行的支付記錄,以及中國進口商提供的部分交易在中國的進口報關單。調查機關認定公司填報的數據確實存在錯誤,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接受公司的主張,對這部分交易的價格和金額依據公司記錄實際數據進行了更正。   關于售前倉儲費用,初裁時調查機關認為公司缺乏足夠的證據證明該費用的發生與銷售直接相關,并且影響了價格的公平比較。經過了進一步的調查和實地核查,調查機關認為公司在國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和出口銷售被調查產品時均會從倉庫發貨,公司沒有證據表明該費用的發生只與出口銷售直接相關,并且影響了價格公平比較。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維持初裁時的認定,對于公司售前倉儲費用調整的主張不予接受。   關于荷蘭艾維貝公司所主張的“出口退稅”,在初裁時,調查機關認為歐盟共同農業政策下的出口返款是造成出口價格降低的一個因素,但不屬于調查機關予以考慮的影響價格可比性的調整范圍,因此沒有支持公司的主張。經過初裁后的核查和進一步調查,調查機關決定對這種因素予以考慮,在本案的終裁中接受公司調整該項目的主張。   關于其他調整,在初裁中,調查機關認定價格優惠并不屬于影響價格可比性差異的考慮因素,且公司沒有提供證明補償安排的證據,因此調查機關沒有接受公司的主張。在初裁后公司重新提交的出口銷售數據中,公司沒有繼續主張其他調整,并刪除了其他調整的數額,因此調查機關在終裁中也不需再考慮其他調整。   在初裁中,調查機關接受了公司內陸運費-工廠至倉庫、內陸運輸、內陸運保、國際運輸、包裝費用、信用費用等調整項目的主張。在初裁后的進一步調查中,調查機關認為公司提供的資料和證據可信,對調整項目有初步證明作用。在終裁中,調查機關決定維持初裁時的認定,對公司的調整要求予以支持。   法國羅蓋特公司   法國羅蓋特公司主張依據其產品編碼對被調查產品進行型號劃分。調查機關認為,盡管不同編碼的產品存在細微的質量差別和包裝差異,但在物理特征、化學特性、生產工藝流程、銷售和市場價格及用途等方面不存在實質區別。因此,在初裁中調查機關對該公司產品型號劃分的主張不予支持。在初裁后的評論意見中,公司表示產品的劃分方法與公司正常經營過程中采用的產品劃分相一致,并不是為本案調查專門設立,請求調查機關重新考慮。鑒于對產品型號劃分的事實沒有改變,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維持初裁對被調查產品及其同類產品不分型號進行比較的認定。   1、正常價值   在初裁后的調查中,調查機關審查了法國羅蓋特公司的歐盟內銷售情況,認定調查期內法國羅蓋特公司歐盟內銷售被調查產品的同類產品總量占同期向中國出口銷售被調查產品總量的比例大于5%,符合作為確定正常價值基礎的數量要求。   法國羅蓋特公司在答卷中報告其歐盟內的銷售沒有和關聯客戶進行交易的情況。經實地核查確認,此答卷內容屬實。   在初裁后的調查中,調查機關對公司的成本數據進行了審查,認定公司依據不同產品編碼分別提供的生產成本和銷售、管理、財務及其它費用數據準確,分攤合理,但鑒于調查機關維持了初裁中對被調查產品及其同類產品不分型號進行比較的決定,因此決定繼續以其提供的區分不同產品編碼的成本數據為基礎,為其計算了不分型號的單一產品的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   調查機關依據上述加權平均成本對歐盟內銷售交易是否存在低于成本銷售進行了再次審查,發現歐盟內銷售中有部分交易是低于成本進行的,低于成本銷售的交易數量比例超過20%。因此,調查機關認定其中低于調查期加權平均成本的部分交易不屬于正常貿易過程中的交易,決定在計算正常價值時將其予以排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四條的規定,在終裁中,調查機關決定依據排除上述低于成本銷售后剩余的歐盟內銷售價格作為確定其正常價值的基礎。   2、出口價格   在初裁后的調查中,調查機關對法國羅蓋特公司的出口價格進行了審查。在初裁中,調查機關根據公司的答卷認定公司通過兩種渠道銷售被調查產品:(1)法國羅蓋特公司直接銷售給中國非關聯的分銷商、貿易商或最終用戶;(2)法國羅蓋特公司通過歐洲非關聯的分銷商或貿易商銷售給中國非關聯的分銷商、貿易商或最終用戶。被調查產品均由法國羅蓋特公司發至港口并運往中國的分銷商、貿易商或最終用戶。經實地核查,該情況屬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對于上述兩種渠道,調查機關在終裁中決定維持初裁的認定,即:均采用公司銷售給非關聯客戶的價格或者非關聯貿易商的價格作為確定出口價格的基礎。   3、調整項目   調查機關對公司的價格調整部分逐一進行了審查。   (1)關于正常價值   在初裁中,關于公司所主張的“數量折扣”調整,因公司并沒有說明給予折扣、不給予折扣和給予不同比例折扣的理由,也未提供相應的已結算折扣的相關的證據,調查機關決定對該主張在初裁中暫不予接受。在初裁后的進一步調查中,公司提供了公司內部政策和與客戶簽訂的折扣協議等材料。經審查,調查機關發現,公司所主張的“數量折扣”實際包括了公司執行的多種折扣政策,具體包括:年度折扣、給予大客戶的折扣和數量折扣等。調查機關認為,公司提供的證明材料能夠證明公司實際折扣政策的一貫性、統一性,因此調查機關決定在終裁中接受公司的主張,對其“數量折扣”項下提出的調整要求予以支持。   在初裁中,關于對貿易環節調整,鑒于公司的答卷不能證明其出口銷售客戶與內銷中相應環節的客戶在銷售行為上存在實質性的不同,不能證明其處于不同的貿易環節;更未能證明由于不同貿易環節的具體職能不同而導致在價格上的具體差異,所以調查機關在初裁中對該主張暫不予接受。在初裁后的進一步調查中,公司繼續提出該主張,但所提交的證據材料不足以證明存在上述貿易環節差異而需要進行調整的事實,因此調查機關決定維持初裁中的認定,對該項調整主張不予支持。此外,公司主張區分不同客戶群體進行比較,并向調查機關提交了相關材料。經審查,調查機關認定,公司提交的材料仍不能充分證明因不同客戶群體間貿易職能不同而必然導致定價方面存在差異,決定在終裁中對公司的該主張也不予支持。   在初裁中,關于該公司報告的內陸運費-工廠至倉庫/客戶、內陸運輸保險費、包裝費、信用費用、傭金等其他歐盟內銷售調整項目,調查機關決定對其調整要求暫予以支持。在初裁后的進一步調查中,調查機關發現有8筆交易的傭金比例因不符合通常的商業習慣而明顯不合理,調查機關決定對這數筆交易的傭金不給予調整。對于其他交易的傭金調整要求,以及其他初裁中已支持的調整要求,調查機關認為公司提供的資料和證據可信,對調整項目有證明作用,在終裁中決定對其予以支持。   (2)關于出口銷售   關于其他需要調整的項目,在初裁中,公司主張對出口返款予以調整,調查機關認為歐盟共同農業政策下的出口返款是造成出口價格降低的一個因素,但不屬于調查機關予以考慮的影響價格可比性的調整范圍,因此沒有支持公司的主張。經過初裁后的核查和進一步調查,調查機關決定對這種因素予以考慮,在本案的終裁中接受公司調整該項目的主張。   關于該公司報告的國際(兩岸間)運費、內陸運保費、包裝費用、信用費用、傭金等其他調整項目,經審查,調查機關認為公司提供的資料和證據可信,對調整項目有證明作用,決定在終裁中對其調整要求以支持。   (二)價格比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六條的規定,在考慮了影響價格的各種可比性因素后,調查機關按照公平、合理的方式對進口產品的出口價格和正常價值進行了比較。調查機關在當事人提交的證明材料基礎上,將各應訴公司的正常價值和出口價格在出口國(地區)出廠價的基礎上予以比較。在計算傾銷幅度時,調查機關將加權平均正常價值和加權平均出口價格進行比較,得出傾銷幅度。   對于歐盟未登記應訴以及登記應訴而未提交答卷的公司的傾銷幅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根據已經獲得的事實和可獲得的最佳信息作出裁定。   (三)傾銷幅度   經過計算,各公司的傾銷幅度分別為:   1、荷蘭艾維貝公司(AVEBE U.A.)        18%   2、德國艾維貝馬鈴薯淀粉工廠(Avebe Kartoffelstarkefabrik Prignitz/Wendland GmbH)    18%   3、法國羅蓋特公司(ROQUETTE FRERES)     17%   4、其他歐盟公司(All Others)        35%   五、產業損害及損害程度   (一)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及所占國內市場份額   調查期內,從歐盟進口的被調查產品的進口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分別為19763噸、24774噸、18920噸和74779噸,調查期末,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比上一年增長295%,高出調查期前三年被調查產品進口量總和。調查期內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年平均增長率高達56%。   調查期內,從歐盟進口的被調查產品所占市場份額總體呈上升趨勢,分別為26.54%、28.71%、17.63%和39.01%,2003年比2002年上升了2.17個百分點,2004年比2003年下降了11.08個百分點,2005年比2004年上升了21.38個百分點。   (二)被調查產品進口價格及其對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影響   1、被調查產品的進口價格在調查期內總體呈下降趨勢   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被調查產品對中國的平均出口價格分別為397.89美元/噸、383.69美元/噸、465.6美元/噸和390.92美元/噸。2003年比2002年下降3.57%,2004年比2003年上升21.35%,2005年比2004年下降16.04%。   2、被調查產品的進口價格對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影響   調查期內,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總體略呈上升趨勢。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同類產品的價格分別為3318.65元/噸、3261.81元/噸、3300.33元/噸和3429.36元/噸。2003年比2002年下降1.71%,2004年比2003年上升1.18%,2005年比2004年上升3.91%。   調查期內,由于原材料、燃料和動力、制造費用等成本的上漲,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同類產品的單位銷售成本分別比上年增加6.92%、7.38%和10.05%,而國內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2003年不升反降了1.71%,2004年和2005年國內同類產品的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僅上升了1.18%和3.91%,遠低于國內同類產品的單位銷售成本的上漲幅度,導致國內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與單位銷售成本的差額即單位毛利逐年減少,2003年比2002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7.36%,2004年比2003年減少了25.93%,2005年比2004年減少了34.99%,與2002年和2003年相比則下降幅度更分別高達65%和52%,到2005年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銷售價格雖有所上升但卻已經接近單位銷售成本,并沒有達到合理的價格水平。   上述證據表明,調查期內,由于被調查產品的進口數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被調查產品的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對國內同類產品的價格產生了明顯的抑制作用。   (三)產業相關經濟因素和指標的評估   調查機關對影響國內產業的相關經濟因素和指標進行了調查,主要證據事實如下:   1、表觀消費量   調查期內,國內馬鈴薯淀粉產業的表觀消費量呈快速增長趨勢,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馬鈴薯淀粉的表觀消費量分別為74474.86噸、86299.01噸、107311.56噸和191700.48噸,2003年比2002年增長15.88%,2004年比2003年增長24.35%,2005年比2004年增長78.64%。   2、產能   調查期內,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馬鈴薯淀粉產業的生產能力分別比上年增長53.06%、36%和66.67%。證據顯示,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情況下,2004年產能增幅反而回落了17.06個百分點。2005年產能增幅雖然有所提高,但仍低于表觀消費量增幅11.97個百分點。   3、產量   國內同類產業馬鈴薯淀粉產量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別為55514噸、48191噸、70610噸和76025噸。其中2003年比2002年下降了13.19%,2004年比2003年增長了46.52%,2005年比2004年增長了7.67%。證據顯示,2003年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有所增加時,國內同類產品產量下降;2004年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有所下降時,國內同類產品產量則有回升;2005年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再次大幅上升時,國內同類產品產量的增長再次受到抑制,在表觀消費量增長78.64%的情況下,產量增幅僅為7.67%,遠低于表觀消費量的增幅70.97個百分點。   4、開工率   國內產業開工率在調查期內始終處于較低水平,且總體呈現下降趨勢。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產業開工率分別為56.65%、32.13%、34.61%和22.36%。其中2003年比2002年下降了24.52個百分點,2004年比2003年上升了2.49個百分點,2005年國內產業的開工率下降至調查期內最低水平,比2004年下降了12.25個百分點,比調查期初的2002年下降了34.29個百分點。   5、銷售量   調查期內,國內同類產品銷售量呈先增后降趨勢。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同類產品銷售量分別為37795噸、47846噸、68154噸和51527噸。其中,2002年至2004年期間,國內同類產品的銷量呈現增長趨勢,2003年比2002年增長26.59%,2004年比2003年增長42.44%,但2005年銷量呈現大幅下降趨勢,比2004年下降24.40%,與被調查產品進口增長295%形成鮮明對比。   6、市場份額   調查期內,國內同類產品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0.75%、55.44%、63.51%和26.88%。2002年至2004年,國內同類產品的市場份額呈增長趨勢,2003年比2002年上升了4.69個百分點,2004年比2003年上升了8.07個百分點,2005年國內同類產品的市場份額出現大幅下滑,下降幅度高達36.63個百分點。   7、銷售收入   調查期內,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產業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2612.87萬元、15797.50萬元、22769.30萬元、18247.92萬元。2002-2004年,國內產業的銷售收入呈增長趨勢,2003年比2002年增長25.25%,2004年比2003年增長44.13%。2005年國內產業的銷售收入大幅下降,與200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86%。   8、稅前利潤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的稅前利潤均為負數,始終處于虧損狀態,并且虧損逐年加劇。國內產業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的虧損額分別為464.74萬元、1103.22萬元、3327.02萬元和4071.53萬元。2003年虧損額比2002年增加137.39%,2004年虧損額比2003年增加201.57%,2005年虧損額又比2004年增加了22.38%,為調查期內虧損最嚴重的一年。國內產業的虧損狀況呈惡化趨勢。   9、投資收益率   由于國內產業連年虧損,導致了投資收益率始終為負數。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產業的投資收益率分別為-0.99%、-1.84%、-3.98%和-3.18%。2003年國內產業投資收益率下降了0.85個百分點,2004年比2003年下降了2.14個百分點,2005年國內產業投資收益率與2004年基本持平,但與調查期初的2002年和2003年相比仍處于最低值。   10、就業人數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的就業人數有所上升。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產業的就業人數分別為966人、1200人、1252人和1595人。2003年比2002年增加了24.22%,2004年比2003年增長了4.33%,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27.4%。   11、勞動生產率   調查期內,由于國內產業的產量增長受到抑制,勞動生產率總體呈下降趨勢。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分別為57.47噸/人、40.16噸/人、56.4噸/人和47.66噸/人。2003年勞動生產率比2002年下降30.12%,2004年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減少,國內產業產量上升,2004年國內產業勞動生產率比2003年提高了40.44%,2005年隨著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的增加,國內產業產量增長受到抑制,國內產業勞動生產率比2004年下降15.49%,比2002年下降17.09%。   12、人均工資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人均工資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別為7462元、6665元、9628元和8465元。2003年比2002年下降10.67%,2004年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出現下降,國內同類產業人均工資2004年比2003年增長44.44%,2005年隨著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的增長,國內產業人均工資比2004年下降12.08%。證據顯示,2005年國內產業人均工資下降幅度最大。   13、期末庫存   調查期內,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國內產業的期末庫存分別為35566噸、28105噸、28989噸和50550噸。2003年比2002年下降20.98%,2004年比2003年上升3.15%,2005年比2004年上升74.38%。證據顯示,2002年至2004年期間國內產業期末庫存總體呈現下降趨勢。2005年國內產業庫存大幅增加,達到調查期內最高值。   14、現金凈流量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現金凈流量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別為865.46萬元、2536.89萬元、3179.42萬元和-6560.64萬元。2003年比2002年增加193.13%,2004年比2003年增加25.33%,2005年比2004年下降306.35%。證據顯示,2002年至2004年期間,歐盟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相對穩定且數量較少,受市場需求增加的影響,國內產業銷售量和銷售收入呈現增長趨勢,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凈流量呈現增長趨勢。2005年,歐盟馬鈴薯淀粉對華出口數量大幅增長,國內產業銷量和銷售收入大幅下降,資金回籠變緩,庫存積壓難以變現,國內產業現金流比上年大幅下降,且由凈流入轉為凈流出。   上述證據事實顯示,調查期內,國內馬鈴薯淀粉市場需求旺盛,盡管中國馬鈴薯淀粉產業產能和產量都呈增長態勢,但到調查期后期增長明顯放緩,2005年其產能和產量的增幅均遠低于國內馬鈴薯淀粉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而同期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的增幅則高達295%。國內產業的開工率呈明顯的下降趨勢。調查期內,雖然國內產業的銷售價格有所增長,但由于受歐盟進口被調查產品的價格抑制,始終未達到合理的價格水平,導致國內產業始終陷于虧損的困境,2005年為調查期內虧損最嚴重的一年。同時,連年虧損也導致了國內產業投資收益率始終為負數。銷售量、銷售收入、市場份額和現金凈流量在調查期后期均大幅下降,其中銷售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4.4%,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19.86%,市場份額比上年同期下降37個百分點,現金凈流量下跌306%,并由凈流入轉成凈流出,國內產業生產經營不斷惡化。   因此,調查機關認定,國內同類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   (四)被調查產品出口國的生產能力和出口能力及對中國國內產業可能產生的進一步影響   調查期內歐盟馬鈴薯淀粉的總產量在180-200萬噸左右,而歐盟馬鈴薯淀粉市場的總消費量卻僅有100萬噸左右,具有巨大的馬鈴薯淀粉生產能力和出口能力,出口量逐年增長。2003年歐盟馬鈴薯淀粉出口量比2002年增加17.4%,2004年比2003年增加1.58%,2005年比2004年增加11.83%。調查期內歐盟向中國出口被調查產品的數量呈快速增長態勢,其占歐盟馬鈴薯淀粉總出口量的比重也呈快速增長態勢,2005年歐盟對中國出口被調查產品數量占歐盟總出口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8.33%。上述證據表明,歐盟具有較大的被調查產品生產能力和出口能力,存在向中國市場進一步低價出口的可能性。   六、因果關系   (一)被調查產品的大量低價進口是造成中國國內同類產業實質損害的原因   證據顯示,調查期內,自歐盟進口的被調查產品數量占中國總進口數量的比重每年均在95%以上,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平均年增長率高達56%,2005年國內馬鈴薯淀粉的表觀消費量比2004年增長78.64%,而歐盟被調查產品的進口數量比2004年增長295%,比國內需求的增幅遠遠高出216.36個百分點,導致其占中國馬鈴薯淀粉市場份額明顯大幅度提升,從調查期前三年平均所占市場份額24%上升到2005年的39%,上升幅度達15個百分點,與2004年相比,則由18%急劇上升到39%,上升幅度高達21個百分點。   證據顯示,調查期內的2002年至2004年期間,歐盟馬鈴薯淀粉對華出口數量相對穩定且數量較少,所占國內馬鈴薯淀粉市場的份額也相對較小,加之中國馬鈴薯淀粉市場需求呈現的快速增長的趨勢,使得在該期間內,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的產量總體呈現增長趨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份額等逐年增長,期末庫存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與生產經營有關的現金凈流量也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05年,歐盟馬鈴薯淀粉對華出口數量呈現大幅增長趨勢,其所占中國市場份額也明顯大幅提升,且進口價格快速下降,導致國內產業同類產品銷售價格與單位成本之間的差額在2005年也處于調查期內最低點,使得國內產業銷售價格在當年受到最為嚴重的抑制。受歐盟進口被調查產品量增價跌的影響,在表觀消費量持續上升的情況下,2005年國內同類產品的產量增幅明顯下降,且遠低于表觀消費量的增幅,銷售數量、銷售收入急劇減少,期末庫存與上年同期相比出現大量增長,市場份額快速下滑,同類產品的虧損額與調查期內前三年各年相比均處于最高值,產業效益急劇下降和惡化,人均工資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明顯降低并處于較低水平,國內產業的投資收益率為負收益,且低于2002年和2003年的投資收益率,現金凈流量直線下降并開始由凈流入轉為凈流出,國內產業的經濟和財務指標出現惡化。   證據顯示,一方面,調查期內當歐盟向中國出口被調查產品數量大量增加時,國內產業的主要經濟和財務指標出現惡化趨勢,表明歐盟向中國大量低價出口被調查產品與國內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及損害的加劇在時間和程度上保持同步對應關系。另一方面,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穩定且較少時,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相關經濟指標發展趨好,被調查產品進口數量大幅增加時,國內產業同類產品相關經濟指標明顯惡化,表明國內產業相關經濟指標和因素的變化與被調查進口產品之間存在著反向變動關系。   綜上所述,被調查產品大量低價進口造成了中國國內產業的實質損害。   (二)其他因素分析   對其他因素的調查表明,調查期內,國內產業受到實質性損害并非由以下因素造成:   1、其他國家或地區進口的情況   數據表明,調查期內,歐盟馬鈴薯淀粉的進口數量占中國同類產品總進口量的比例一直維持在95%以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在中國市場上所占的份額極小。同時,沒有證據證明其他國家(地區)對中國出口存在傾銷行為。因此,國內產業的損害不是由于其它國家(地區)的進口造成的。   2、市場需求的變化   近年來我國馬鈴薯淀粉的需求呈大幅增長趨勢,調查期內,我國馬鈴薯淀粉表觀消費量年平均增長率接近40%,中國市場需求的增長給馬鈴薯淀粉生產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且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因此,國內馬鈴薯淀粉產業所受的損害不是由于中國國內市場需求因素所造成的。   3、消費模式和替代產品的影響   馬鈴薯淀粉是一種優質淀粉,它具有其它淀粉不能替代的獨特品質和功能。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由于其他替代產品等消費模式變化而導致國內馬鈴薯淀粉產業受到損害的情況。   4、國內外正常競爭的影響   調查期內,國內產業與國外生產者之間沒有采取限制貿易的措施,國內外生產者都在利用中國迅速增長的需求拓展各自的市場份額,其正常競爭沒有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   5、貿易政策影響   調查期內,國內沒有頒布限制馬鈴薯淀粉產業發展的貿易政策,不會造成國內產業的損害。   6、產品質量狀況和技術情況   國內馬鈴薯淀粉生產技術和關鍵生產設備采用從歐洲成套引進的全自控生產設備或者是結合我國淀粉生產特點自主研發的國產設備,產品質量穩定,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不存在因生產工藝和技術落后對國內產業造成負面影響的情況。   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和荷蘭艾維貝公司及德國艾維貝馬鈴薯淀粉工廠在其評論意見中指出,中國關于馬鈴薯淀粉的國家標準中沒有關于微生物指標的要求,因此,申請企業不能保證其產品的微生物安全。歐盟的產品標準中有關于微生物的要求,因此,可以保證其產品在食品使用方面的安全性。   調查機關現場考察了企業的生產裝置、設備和工藝路線,對比了國內外馬鈴薯淀粉的質量標準和產品質量相關的技術指標,證據表明,目前實施國內實施的國標為1988年制訂的馬鈴薯淀粉標準,是根據近二十年前的行業情況所制訂的,因此沒有相關的微生物考核標準。在2005年11月報國家標準化認證委員會批準的新國標中,已對舊國標進行了修訂,各項指標考核內容包括微生物指標考核標準與歐洲標準完全相同。且事實上,國內各主要企業(包括申請企業和支持企業在內)在調查期內各自執行的企業標準中,均有對微生物指標的考核。在對客戶出示的質量保證依據的質檢單中,均有此項指標內容。國內同類產業的產品質量在微生物安全方面完全符合食品使用安全的要求。   7、國內同類產品出口的影響   調查期內,中國國內產業的出口數量占同期總銷售數量的比重在3%以下,不會對中國國內產業造成影響。   8、不可抗力的影響   中國國內產業在調查期內沒有因為自然災害及其他不可抗力事件的影響而受到損害。   歐洲淀粉產業聯合會在其評論意見中指出,馬鈴薯淀粉產業依賴于馬鈴薯的供應,由于馬鈴薯是一種農產品,會受到氣候的影響。2004年,內蒙古、甘肅和黑龍江遭受了嚴重的干旱,導致2004年馬鈴薯收成欠收減產。   調查機關現場考察了馬鈴薯的種植基地,了解了馬鈴薯的生長期和生長特點,證據顯示,中國馬鈴薯產區集中在三北地區,這些地區普遍比較干旱,有“十年九旱”之說,但由于馬鈴薯的生產特點是耐干旱、耐脊薄,并因此成為這些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根據農業部《中國農業統計資料》:2003年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是4522.4千公頃,總產量為6810萬噸;2004年種植面積是4596.7千公頃,總產量為7222萬噸。2004年馬鈴薯的產量略高于2003年。   初裁后,荷蘭艾維貝公司和德國艾維貝馬鈴薯淀粉工廠在其對初裁的評論意見中指出2004年全國的馬鈴薯產量略高于2003年,并不能夠保證內蒙古、甘肅、青海和黑龍江這些地區2004年的馬鈴薯沒有欠收減產。證據顯示,2004年除黑龍江省馬鈴薯產量與2003年持平外,內蒙古、甘肅和青海省各省2004年馬鈴薯產量均比2003年有所增長。2004年上述四省市自治區的馬鈴薯產量為2330萬噸,比2003年高出163.8萬噸。因此,2004年中國馬鈴薯的產量并未因氣候原因欠收減產。中國馬鈴薯淀粉產業也并未因此而受到損害。   七、終裁決定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調查機關最終裁定,在本案調查期內,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存在傾銷;原產于歐盟的進口馬鈴薯淀粉對中國國內的馬鈴薯淀粉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各公司傾銷幅度分別為:   1、荷蘭艾維貝公司(AVEBE U.A.)        18%   2、德國艾維貝馬鈴薯淀粉工廠(Avebe Kartoffelstarkefabrik Prignitz/Wendland GmbH)    18%   3、法國羅蓋特公司(ROQUETTE FRERES)     17%   4、其他歐盟公司(All Others)        35%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秦小芬

秦小芬

執業證號:

14201201611184089

湖北山河(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律師事務所

簡介:

本人碩士畢業后即從事法律服務至今,具備豐富的民事、行政、刑事訴訟經驗和豐富的談判、草擬審閱合同等非訴業務經驗。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秦小芬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18)

2018-10-26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12-04-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正)

2001-03-15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96-08-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1992-11-07

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決定

1987-04-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1995-12-28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995-08-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

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

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

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