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農村金融服務工作,提高農村金融網點覆蓋率和服務便利度,現就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開展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工作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要求,強化“三農”市場定位,健全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手段,提升服務水平,通過開展農村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密度,推動農村金融服務向鄉村和社區延伸,提高農村金融網點覆蓋率和服務便利度,使廣大農民充分享受安全、便捷、豐富、高效的金融服務,共享農村金融改革發展成果。
二、基本原則
(一)普惠原則。堅持固定網點建設與簡易便民服務相結合,產品服務與宣傳知識同步推進,著力提高廣大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可得性,充分滿足廣大農民的基礎金融服務需求。
(二)因地制宜原則。結合當地實際,充分考慮地情、民情、行(社)情等因素,靈活采取多種方式方法有效提升服務水平。
(三)可持續原則。堅持市場化運作與政策扶持引導相結合,實現成本核算和承擔社會責任的科學平衡。
(四)內控先行原則。堅持便民服務與風險防控相結合,從完善規章制度入手,嚴守風險底線,保證業務安全開展。
三、工作內容
(一)完善機構網點布局。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全面,疏密有度,競爭有序”的要求,統籌網點增設,持續加大鄉鎮及以下網點布設力度,對農村金融需求旺盛的行政村、自然村和中心社區優先增設機構網點。對于不具備設立標準化網點的村鎮,在滿足基本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可設立簡易便民服務網點,適當放寬安全設施等級標準,靈活掌握營業時間或約定時間營業。
(二)豐富流動服務方式。對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不具備設立固定網點條件的鄉鎮及以下地區,在規范管理、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由就近營業網點靈活采取流動服務車、馬背銀行、背包銀行等多種形式,開展定時定點或流動服務,擴大服務范圍。
(三)廣泛布設金融電子機具。在經濟發展狀況較差、地處偏遠,但人口相對密集的鄉鎮、行政村和中心社區積極嘗試通過安裝ATM機、POS機方式,解決小額現金存取、轉賬、查詢等方面的服務需求。
(四)加快自助服務終端推廣力度。依托農戶家庭、商戶和農村社區等,不斷加大金融自助服務終端安裝力度,豐富金融自助服務終端服務功能,滿足廣大農戶小額現金存取、自助繳費、轉賬、匯款等多種服務需求。
(五)提升銀行卡營銷和服務水平。不斷挖掘、豐富銀行卡功能,使銀行卡逐步成為農民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良好載體。利用遍布城鄉的渠道優勢,向廣大農民宣傳銀行卡知識,培養用卡習慣,發展特約商戶,改善用卡環境,不斷提高銀行卡在農村地區的普及應用程度。
(六)加大現代支付結算渠道推廣應用。完善電子銀行系統功能,加大宣傳推介力度,促進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在農村地區的推廣應用,使廣大農民足不出戶就能夠及時、方便地辦理各項金融業務,充分享受現代科技金融服務成果。
(七)加強銀村(社區)合作。建立與村委會、社區服務中心的信息溝通與共享機制,不斷延伸、拓寬服務范圍,在基礎信息收集、信用等級評定、金融業務推廣以及基本業務受理等方面積極開展合作,充分發揮農村基層組織在金融服務中的橋梁作用,促進農村金融信息共享。
(八)豐富金融宣傳服務內涵。高度重視對農村金融消費者的培訓與教育,結合“送金融知識下鄉”長效工作機制,通過設立宣傳點、流動宣傳車、志愿服務小分隊等方式,利用平面媒體、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普及存貸款、支付結算、銀行卡、投資理財、抵制非法集資等多方面金融知識,幫助農戶提高對現代金融服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和信用意識。開展送資金、送信息、送金融知識服務,暢通與農民的長期溝通渠道,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和市場風險防范能力,逐步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推動。各銀監局要明確牽頭部門,定期對實施情況進行督導。省聯社要按照工作目標要求制定總體實施規劃,確定分階段工作任務,積極推動組織實施工作。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要結合當地實際,明確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工作實效。
(二)加強政策扶持。各銀監局和省聯社要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在積極落實已有扶持政策的基礎上,爭取在營業用房、營運費用、電子機具購置、網絡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適當的補貼和支持。涉及市場準入等行政許可事項的,監管部門可適度放寬準入標準,開辟綠色通道,縮短審批時限。省聯社要在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政策等方面,完善向工作開展較好機構適度傾斜的政策。
(三)加強風險管控。各銀監局和省聯社要指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完善的操作流程和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加強對各項具體工作措施的前期論證和后續評估,指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四)加強評價考核。各銀監局和省聯社要加強跟蹤指導,組織加大經驗推廣交流力度,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定期對行政村網點覆蓋率、簡易便民服務網點數量、自助機具布設以及金融知識普及等方面情況進行考評通報,確保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取得實效。
二○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9年修正)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10年修正)
2010-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2009-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廈門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廈門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