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南寧市政務網站管理暫行辦法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31 · 6483人看過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管委會,市級各雙管單位,市直各事業、企業單位: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南寧市政務網站管理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〇一一年三月一日   南寧市政務網站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南寧市政務網站的建設與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492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桂政辦發〔2008〕63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南寧市政務網站,由市級網站、縣(區)網站、市屬單位網站組成。市級網站為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縣(區)網站包括縣(區)人民政府及縣區所屬的單位網站,市屬單位網站包括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管委會、市級各雙管單位、市直各事業單位網站。   第三條 南寧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由南寧市人民政府主辦,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承辦。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負責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的規劃、建設、維護、管理等工作,并對縣(區)人民政府、市屬單位網站進行指導、協調、監督和績效評估;縣(區)人民政府網站及縣區所屬的單位網站由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建設、維護、管理;市屬單位網站分別由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管委會、市級各雙管單位、市直各事業單位負責維護、管理。   第四條 南寧市政務網站的功能定位為對外宣傳、信息公開、網上服務、政民互動。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信息,是指市人民政府、縣(區)人民政府和各相關單位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應當公布的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信息。   第二章 網站建設規范   第六條 南寧市政務網站域名遵循國家域名管理的相關規定對英文域名、中文域名進行注冊規范: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的英文域名為www.nanning.gov.cn,中文域名為“中國南寧”,中文頂級域名“南寧市人民政府.政務”,通稱為“南寧政務信息網”。   縣(區)人民政府、市屬單位網站域名參照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域名規則進行規范,已有英文域名的可以繼續沿用,采用市政務網站平臺的縣(區)人民政府、市屬單位網站統一使用主網站配發的二級域名。   第七條 縣(區)人民政府參照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架構建設縣(區)政府門戶網站,縣(區)所屬的單位參照市屬單位網站架構建設單位網站。   第八條 市屬單位網站建設應當充分依托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網絡資源,尚未建立網站的市屬單位應遵循“集約建設”的原則,原則上采用南寧市政務網站統一平臺資源建設政務網站。   縣(區)網站和未采用南寧市政務網站統一平臺而獨立建設的市屬部門政務網站的網站設計應當莊重、典雅、美觀、大方,總體風格應當與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保持一致,并與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進行鏈接。   第三章 網站管理運行與維護   第九條 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信息來源于各市屬單位和全市各縣(區)人民政府,采取網上采集、信息報送、網站鏈接和欄目共建等方式保障。   網上采集是指由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負責,定期從各市屬單位和全市各縣(區)人民政府網站、新聞媒體上采集應當在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上公開的信息,并導入相應欄目。   信息報送是指由各市屬單位和全市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本單位向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供相關信息并負責信息的審核把關,通過電子郵件或其它方式,將電子文檔報送至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由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代為發布。   網站鏈接是指將各市屬單位和全市各縣(區)人民政府網站的主頁及相關欄目與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鏈接,方便用戶訪問。   欄目共建是指由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與各市屬單位和全市各縣(區)人民政府網站合作共建相關欄目,主要用于熱點專題等欄目的內容保障。   第十條 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應根據國家年度網站績效評估指標對政務網站政府信息公開、網上服務、政民互動等工作的要求,對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頁面和欄目進行設置、調整和內容管理。縣(區)人民政府網站參照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頁面和欄目進行設置、調整和內容管理。   第十一條 各市屬單位按照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欄目規劃以及本單位網站建設目標,負責單位網站欄目的設置、調整和內容保障。   第十二條 網站建設納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所需經費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擔的管理方式。采取南寧政務網站統一平臺的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市屬部門網站的運營維護測評服務費、線路租用費、互聯網接入服務費、硬件設備維護經費列入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部門年度預算,由市財政統一安排;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升級經費由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專項申報,由市財政專項列支;縣(區)網站、未采用南寧市政務網站統一平臺獨立建設的市屬單位網站維護經費,由其自行解決。   第十三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指定網站管理機構,加強領導,落實人員,建立健全網站維護機制。確定網站的主管領導及負責人,負責組織本轄區、本單位人員完成網站日常運維、網站內容支持、政務信息公開、在線服務管理、互動交流管理、上網信息審查等相關工作。參與上述工作的人員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專業技能,能夠接受并參與各類與網站相關的培訓與學習。   第四章 信息公開與信息保障   第十四條 政務網站內容應包括以下四大類欄目:   (一)概況類,內容包括:市、縣(區)概況、機構設置、領導簡介及分工,社會、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衛生、司法等發展情況。   單位網站該類欄目介紹本單位的概況、機構設置、領導簡介及分工。   (二)動態信息類,內容包括:法律法規、政務要聞、人事任免、公示公告、政府采購、熱點專題等。   (三)政府服務類,內容包括: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的辦事指南及網上辦理渠道,包括辦事程序、條件、依據、承諾期限、收費標準、聯系方式和監督方式等。   (四)互動類,內容包括:網上信訪、在線訪談、政民互動、調查評議、參政議政等。   第十五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及縣(區)所屬單位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除法定保密事項外,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的具體內容,并重點公開下列政務信息: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   (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第十六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及縣(區)所屬單位應對上網信息內容進行保密審查,嚴禁涉密信息上網。屬于國家秘密的,涉及商業秘密的,涉及個人隱私的,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發布的政府信息不得公開。對于尚未確定是否屬于國家秘密范圍的政府信息,應暫緩公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對其性質予以確定后,再予以保密或公開。   對信息保密審核把關不嚴,造成失、泄密等嚴重后果的單位和個人,按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七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及縣(區)所屬單位應建立和完善信息上網審核和發布制度,按照“誰發布、誰審核、誰負責”的原則,對上網信息進行嚴格審核,所有上網信息應明確注明出處或單位名稱,未經審核的信息不得上網發布。   建立上網信息復查制度,指定專人負責上網信息復查工作,及時撤除不符合規定的上網信息。   第十八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網站應及時對網站內容進行更新,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性和及時性。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九條 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負責定期對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信息更新情況進行檢查,定期統計通報;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對縣(區)所屬單位信息更新情況進行檢查。   第五章 網上服務管理   第二十條 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設立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網站),按照公眾、企業等服務對象的需求,梳理業務流程,整合辦事項目,按照“網站受理、后臺辦理、網站反饋”的模式,開發建設面向社會公眾服務的網上辦事系統。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網上受理和網上審批、網上辦事的工作機制,在網上公布本單位行政服務事項的辦理指南,辦事項目的名稱、依據、程序和要求,提供表格下載、業務咨詢和辦理指南,逐步實現網上申請受理、狀態查詢和結果反饋,不斷提高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一條 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應當廣泛選取教育、社會保障、勞動就業、醫療衛生、住房保障、交通出行、證件辦理、企業投資、資質認定、文體娛樂、公用事業、社區服務、旅游等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領域整合梳理,加大政府行政服務資源和社會公益性服務資源的整合力度,創新網絡服務模式、拓展公共服務范圍。   第二十二條 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市人民政府和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實施網上辦事的總平臺,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在各自網站上提供服務項目時,應當在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上提供一體化服務或數據共享,通過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窗口提供“一站式”的公共服務。   第六章 政民互動管理   第二十三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切實加強對網站政民互動類欄目的監督和管理,逐步在網絡上開展在線訪談、新聞發布會、政協提案辦理、熱點問題解答、網上咨詢、網上調查、網上評議、網上聽證活動。   第二十四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明確專人負責網上信訪(市長信箱)平臺和政民互動平臺的來信辦理工作,切實加強網上信訪(市長信箱)平臺和政民互動平臺的管理,建立反應快捷的“接收-處理-反饋”工作機制,每天定時查收信件,及時受理、反饋群眾的建議、咨詢、投訴及依申請公開信件。   網上信訪(市長信箱)平臺信件辦理時限按照《南寧市網上信訪工作暫行辦法》辦理;政民互動平臺咨詢投訴信件應當自收到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單位分管領導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第二十五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及時審核政民互動平臺收到的信件,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不屬收件單位職權范圍的信件,如能確定群眾所提問題的責任單位,由收件單位告知群眾,并第一時間將信件轉責任單位進行回復處理。   (二)屬于本單位職責范圍的,工作人員應當報經分管領導閱批,按分工由相關職能科室提出處理建議,根據內部審核制度,經相關業務分管領導審核后答復或公布。   建議、咨詢、投訴及依申請公開類信息處理意見應由責任單位分管領導簽字后存檔,以作備查;   違法違紀類舉報信息,應由各單位紀檢監察機構(人員)負責處理;   對來信反映的問題處理不徹底的重復來信,應當認真對待和處理,予以答復;   對要求過高或無正當理由的來信,應予解釋、說明政策;   對反映問題已經妥善處理的重復來信,應當告知已答復。   第二十六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辦理的政民互動平臺信件,應經保密審查,符合公開發布條件的,應當依法公開發布;與群眾生活、公眾利益相關的信件,鼓勵在網站上公布。   第七章 網站安全管理   第二十七條 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應當制定應急預案,配置網站防火墻等邊界防護設備、抗拒絕服務攻擊設備、網頁防篡改設備,做好數據備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應保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7×24小時正常運行,如發生故障,要及時排除,確保一般故障2小時內修復、疑難故障24小時內修復(包括硬件損壞)。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對本單位網站安全負責,與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簽訂網站網絡信息安全協議,建立網站應急預案制度。   第二十八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提高維護政務網站安全的意識,配置相應的網絡安全設備,建立健全網站信息安全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共同做好網站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依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規定》、《南寧市互聯網管理實施辦法》等國家、自治區、南寧市計算機網絡運行安全相關規定要求,加強網站內容的監管,不得從事違規違法活動。   第三十條 各市屬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政府信息系統安全檢查辦法》,及時做好網站備案及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評定。   第三十一條 全市政務網站不得與任何非法網站相鏈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政務網站散布含有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內容的信息,不得泄露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不得宣揚暴力、色情等內容。   第八章 監督考核   第三十二條 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市監察局負責定期對南寧市政務網站信息發布和更新,網上服務、政民互動等欄目事項的處理及反饋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協調內容保障。對網站內容保障不到位的單位,予以通報,督促整改。   第三十三條 南寧市政務網站績效評估結果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年度信息化績效考核。市城鄉數字化建設辦公室每年制定網站績效評估指標,組織公眾、專家和第三方機構對政府網站的運行情況進行評議,依據評議結果對工作先進網站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并將評議結果在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報刊等媒體上公布。   第九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各縣(區)人民政府參照本辦法制定縣(區)政務網站管理辦法。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偉波

李偉波

執業證號:

11301200810745049

河北順業律師事務所

簡介:

河北順業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中共黨員,河北省律協農業與農村法律專業委員會委員。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偉波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主席令第八十四號)

2007-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1988)

198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7-2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賣房等行為是否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予以處罰的答復

1991-05-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

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

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

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

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

2010-03-1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