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力,完善村民委員會直接選舉制度,加強村民委員會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村民委員會成員的具體職數,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根據本村實際情況討論決定。
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
多個村合并規劃建設農村社區并成立村民委員會的,其成員組成應當兼顧原村落分布狀況。
第三條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按照規定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村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時間由省人民政府統一規定。因特殊情況需要延期換屆的村,應當由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準方可延期;但是,延期的時間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四條村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統一部署,設區的市、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民政部門負責日常指導和監督工作。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所需經費,由本級財政撥付;本級財政困難的,由上級人民政府予以補助。
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經費由村的集體經濟收益解決。沒有集體經濟收益或者經濟困難的,可以由政府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第六條中國共產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在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依法支持和保障村民行使民主權利。
第二章選舉機構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成立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領導機構,其成員由同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機關負責人組成。
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領導機構主要負責下列事項:
(一)宣傳貫徹有關換屆選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制定并組織實施換屆選舉工作方案;
(三)確定選舉日期;
(四)培訓換屆選舉工作人員;
(五)指導村民委員會及其下屬委員會、村民小組組長、村民代表的選舉和推選工作;
(六)換屆選舉工作中的其他事項。
第八條村成立村民選舉委員會,在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領導機構指導下,主持村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工作。
村民選舉委員會由五至九人單數組成,其成員經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產生,主任由成員推選產生,并張榜公布。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接受提名成為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應當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退出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選結果依次遞補,也可以另行推選。
第九條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服從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作出的決定。
村民選舉委員會在討論決定有關選舉事項時,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第三章參加選舉村民的登記
第十條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村民的年齡計算以選舉日為截止日期。
第十一條村民選舉委員會負責審查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的資格。村民委員會選舉前,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對下列人員進行登記,列入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
(一)戶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戶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參加選舉的村民;
(三)戶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請參加選舉,并且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參加選舉的公民。
已在一個地方登記參加村民委員會選舉的,不得再參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員會的選舉。
第十二條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將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在選舉日的二十日前張榜公布。
對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有異議的,應當自名單公布之日起五日內向村民選舉委員會申訴,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三日內作出處理決定,并公布處理結果。
第四章候選人的產生
第十三條選舉村民委員會,由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選人。村民應當從全體村民利益出發,推薦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為候選人。
直接提名的候選人中,婦女應當占一定比例。
第十四條直接提名的候選人人數較多時,經村民選舉委員會討論決定,可以對直接提名的候選人進行預選,并按照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候選人。預選方法參照本辦法第五章的有關規定執行。
候選人放棄資格的,應當由本人書面向村民選舉委員會提出。不足名額,按照預選結果依次遞補;遞補名額不足的,應當就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
經預選確定的候選人名額,應當多于應選名額二至三人。其中,候選人中應當至少有一名婦女;沒有婦女候選人的,以得票最多的婦女為候選人。
第十五條候選人產生后,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按照候選人姓名筆劃順序張榜公布,同時公布選舉地點和選舉時間,并在五日內舉行選舉。
第十六條選舉前,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組織候選人與村民見面,由候選人介紹履行職責的設想,回答村民提出的問題。
候選人在介紹履行職責的設想和回答村民提出的問題時,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不得承諾拒絕協助鄉鎮人民政府依法開展工作。
第十七條對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依法提名的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調整或者變更。
第五章選舉的方式、方法和當選
第十八條選舉村民委員會時,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召開選舉大會。選舉大會應當根據村民選舉委員會的提名,當場推選確定監票人、計票人。監票人、計票人負責核對投票人數和選票數,監督投票。
候選人及其配偶、直系血親、兄弟姐妹、公婆、岳父岳母、兒媳、女婿,不得擔任監票人、計票人,不得參與選舉大會的組織工作。
第十九條選舉時,應當在選舉大會會場設立投票站和秘密寫票處。
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設立若干投票站,每一投票站應當設立秘密寫票處。
第二十條選舉時,可以在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中一次投票選舉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也可以先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再由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從其中選舉主任、副主任。
村民委員會成員的選舉方式,由村民選舉委員會從前款規定的兩種方式中確定一種。
第二十一條選舉實行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選票由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本人填寫。每一村民在一次選舉中只有一個投票權。村民對候選人可以投贊成票,可以投反對票,可以棄權,也可以另選其他村民。
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選舉期間外出的,可以書面委托本村有選舉權的近親屬代為投票。代為投票不得違背委托人的意愿。每一村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過二人。
委托投票或者接受委托投票的,應當在選舉日的五日前到村民選舉委員會辦理。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公布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名單。對名單有異議的,應當在選舉日的二日前提出,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及時復核并作出處理。
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和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不得接受委托投票。
第二十二條對確無行走能力不能到選舉大會會場投票的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可以設立流動投票箱,由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帶領監票人到其住所進行投票。流動投票應當在選舉日進行并完成。
第二十三條每次選舉所投的票數,等于或者少于發出選票總數的,選舉有效;多于發出選票總數的,選舉無效。
每一選票所選人數,等于或者少于應選人數的有效,多于應選人數的無效。選票書寫模糊無法辨認的部分無效,能夠辨認的部分仍然有效;全部無法辨認的,經村民選舉委員會認定,作廢票處理。無效票和廢票計入選票總數。
第二十四條投票結束后,由監票人、計票人將所有票箱當眾開箱,公開唱票和計票,當場公布投票結果,由監票人、計票人記錄、簽字,村民選舉委員會負責封存選票。
第二十五條選舉村民委員會,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投票,選舉有效。候選人或者另選的村民獲得參加投票村民的過半數選票,始得當選。
獲得過半數選票的人數等于應選人數時,其中有婦女的,按照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當選;多于應選人數時,其中有婦女的,應當先確定得票最多的婦女當選,其他人按照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當選;等于或者多于應選人數時,其中沒有婦女的,應當先從應選人數中確定一個名額另行選舉婦女成員,其他人按照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當選。
獲得過半數選票的人數少于應選人數時,獲得過半數選票的當選,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當選人中沒有婦女的,另行選舉時應當優先選舉婦女成員。但是,當選人數達到三人以上并且有婦女當選的,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可以不再另行選舉。
得票數相等不能確定當選人時,應當就得票相等的候選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當選。
主任、副主任按照各自職務的得票數確定其當選資格。
第二十六條村民委員會成員之間實行回避制度。當選成員之間是夫妻、直系血親或者兄弟姐妹關系的,留任其中職務最高的一人;職務相同的,留任得票最多的一人。
因回避導致當選人數不足應選人數的,按照獲得過半數選票多少的順序依次遞補;沒有獲得過半數選票的,應當就不足的名額另行選舉。
第二十七條另行選舉的,應當自前一次投票產生選舉結果之日起三十日內完成。另行選舉時,以前一次投票未當選的人員得票多的為候選人,候選人以得票多的當選,但是所得票數不得少于已投選票總數的三分之一。
經過兩次選舉,當選人數仍未達到三人的,是否繼續進行另行選舉,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決定。
第二十八條選舉結束,村民選舉委員會當場公布選舉結果,新一屆村民委員會成立。村民選舉委員會應當及時將選舉結果報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縣(市、區)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新一屆村民委員會成立之日起五日內向當選人頒發當選證書。當選證書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統一監制。
第二十九條村民委員會應當自新一屆村民委員會成立之日起十日內完成工作移交。工作移交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鄉鎮人民政府監督。工作移交完成后,村民選舉委員會即行解散。
第三十條村民委員會可以根據村民居住狀況、集體土地所有權關系等設立若干村民小組。村民小組組長由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產生。
人數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選產生村民代表。村民代表按每五戶至十戶推選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組推選若干人,總數由村民委員會確定,但是不得少于三十人。其中,婦女村民代表應當占村民代表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村民委員會需要設立下屬委員會的,其成員可以兼任下屬委員會成員;村民委員會成員不兼任下屬委員會成員的,下屬委員會成員由村民委員會提名,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表決,以獲得過半數通過。
村民委員會下屬委員會成員、村民小組組長、村民代表,自村民委員會成立后十日內組織推選產生,其任期與村民委員會任期相同。
第六章罷免、辭職、職務
終止和補選第三十一條村民委員會成員應當接受村民監督。村民對違法亂紀或者嚴重失職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有權檢舉或者提出罷免要求。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聯名,可以提出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的要求。罷免要求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村民委員會和鄉鎮人民政府提出,并說明罷免理由。
村民委員會應當自接到罷免要求之日起三十日內召開村民會議,進行投票表決;逾期未召開村民會議表決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接到罷免要求之日起六十日內召集村民會議進行投票表決。
罷免未獲通過,一年內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次對該成員提出罷免要求的,不再啟動罷免程序。
第三十二條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須有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投票,并須經投票的村民過半數通過。表決適用本辦法規定的選舉程序和方法。
村民會議在討論表決罷免要求時,被提出罷免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有權提出申辯意見。
表決結果由村民委員會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三條村民委員會成員要求辭去職務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向村民委員會提出,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
第三十四條村民委員會成員任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終止職務:
(一)喪失行為能力的;
(二)被判處刑罰的;
(三)被依法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
(四)連續兩次被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為不稱職的;
(五)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生育子女的。
第三十五條村民委員會成員出缺,可以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在六十日內進行補選。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沒有婦女成員的,應當先補選婦女成員。
補選村民委員會成員,由村民委員會主持。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參加投票,補選有效。得票多的候選人當選,但是獲得的選票應當超過投票總數的半數。補選的具體程序和方法,參照本辦法有關規定辦理。
補選的村民委員會成員的任期到本屆村民委員會任期屆滿為止。
第七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六條村民委員會成員應當實行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由縣(市、區)人民政府農業部門、財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并吸收三名以上村民代表參加,審計結果應當公布,其中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應當在下一屆村民委員會選舉之前公布。
第三十七條對下列行為,村民有權向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或者縣(市、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舉報,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公安、民政等部門進行調查并依法處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直接或者指使他人,以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賄賂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選舉工作人員或者其他有關人員的;
(二)以暴力、威脅、欺騙、誣告、誹謗或者偽造選票、虛報選舉票數等不正當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的;
(三)對檢舉村民委員會選舉中違法行為或者提出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要求的村民打擊、報復的;
(四)其他破壞村民委員會選舉的違法行為。
有前款所列第一項或者第二項行為,當選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的,取消其候選人資格;已經當選村民委員會成員的,當選無效,并取消其本屆內再次當選的資格。
第三十八條機關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法調整、變更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的;
(二)違法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的;
(三)偽造選舉文件、篡改選舉結果的;
(四)違反法定程序組織實施村民委員會選舉的;
(五)參與或者慫恿村民委員會選舉中違法違紀的;
(六)對舉報或者發現的違法行為拒絕或者無故拖延調查處理的;
(七)其他違法行為。
第三十九條村民委員會任期屆滿后不按照規定進行換屆選舉或者批準延期后仍不能按時完成換屆選舉的,由鄉鎮人民政府召集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產生村民選舉委員會,依法舉行換屆選舉。
第四十條村民對選舉程序或者選舉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或者縣(市、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訴。受理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訴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書面處理決定并告知申訴人;情況復雜的,經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
申訴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受理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書面復查請求。上一級機關應當受理,并應當自接到復查請求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書面處理決定并告知申訴人;情況復雜的,經主要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陳蛟律師,男,漢族,兼修法律與管理,獲法學學位與管理學學位,民商事專業律師。2015年至今就職于貴州北斗星律師事務所(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省級文明律師事務所、貴州省人民滿意的律師事務所)。2018年9月份,陳蛟律師代理的貴陽市某小區業主起訴某房開退還“三通費”一案經貴陽市云巖區法院一審、貴陽市中院二審,二審法院采納本律師代理意見,某房開需要退還已收取的“三通費”。隨后該案被'百姓關注'報道,多家媒體公眾號轉載。2018年10月26日,陳蛟律師接受貴陽廣播電視臺采訪,就房開企業收取“三通費”一事作出公開解答。 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陳蛟律師致力于為每一位當事人提供最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保健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近期兩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況的通報
2010-10-12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