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2007〕93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
宣城市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暫行辦法》已經2007年12月10日市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以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00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宣城市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效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安徽省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市區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實施工作。
第三條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以下簡稱城管執法局)是本市行使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執法業務接受本級及上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第四條 城管執法局統一領導全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對全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實施組織、協調和督查,統一組織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考核和獎懲。
第五條 市公安局設立的城市管理公安分局,應當在職權范圍內配合做好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及時依法查處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中的暴力抗法、妨礙執行公務等行為,保障執法秩序。
第六條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所需經費,列入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由財政全額撥款,不得以收費、罰沒收入作為經費來源。
第七條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人員(以下簡稱執法人員)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有關條件,采取考試、考核的辦法,實行公平競爭,擇優錄用。
城管執法局應建立執法人員定期交流輪崗制度,實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第八條 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后,有關部門和組織不得再行使已經統一由城管執法局行使的行政處罰權;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無效。
有關部門和組織對城管執法局依法履行職責的活動應當予以支持配合。
第九條 城管執法局應當堅持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糾正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應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執法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
城管執法局及其執法人員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行政處罰,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處理適當。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支持城管執法局依法履行職責,并有權制止和檢舉揭發違反城市管理的行為。
第十條 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門應當加強對城管執法局及其執法活動的指導和監督,及時協調處理有關行政執法爭議。
第二章 市容環境衛生管理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安徽省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除責令糾正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外,可以給予警告,并可處以罰款:
(一)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在主要街道臨街建筑物的陽臺和平臺上長期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拒不改正的,處以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罰款;
(二)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未按照規定在主要臨街城市建筑物上安裝空調室外機、排氣扇(管)、防盜窗(網)、遮陽篷、太陽能熱水器,拒不改正的,處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三)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擅自設置大型戶外廣告,影響市容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二千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四)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在城市建筑物、構筑物、其他設施以及樹木上涂寫、刻畫或者未經批準懸掛、張貼宣傳品的,處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五)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未經批準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擺攤設點、出店經營的,處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未經批準搭建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影響市容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二千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六)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城市施工現場不符合規定,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七)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運輸液體、散裝貨物不作密封、包扎、覆蓋,造成泄漏、遺撒的,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八)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未履行衛生責任區清掃保潔義務或者未按照規定清運、處理垃圾、糞便的,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二條 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九條第一款、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不符合城市容貌標準、環境衛生標準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責令有關單位和個人限期改造或者拆除;逾期未改造或者未拆除的,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組織強制拆除,并可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三條 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破壞公共環境衛生的,除責令糾正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外,可以給予警告,并可按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和煙頭的,處以五元以上二十五元以下的罰款;
(二)隨地便溺、亂扔其他廢棄物、焚燒垃圾和冥紙的,處以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第(四)項規定,占用城市道路、街巷經營機動車輛修理、清洗業務,影響環境衛生的,依法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四條 違反建設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隨意傾倒、拋灑、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對單位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個人有以上行為的,處以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建設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第二十條規定,給予警告,處以罰款:
(一)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
(二)將危險廢物混入建筑垃圾的;
(三)擅自設立棄置場受納建筑垃圾的;
單位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行為之一的,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有前款第三項行為的,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個人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行為之一的,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前款第三項行為的,處三千元以下罰款。
第十六條 建筑垃圾儲運消納場受納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根據《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條規定給予處罰:
(一)施工單位未及時清運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二)施工單位將建筑垃圾交給個人或者未經核準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處置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三)處置建筑垃圾的單位在運輸建筑垃圾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建筑垃圾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四)涂改、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文件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并對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十八條 違反《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施工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對建設單位、運輸建筑垃圾的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經核準擅自處置建筑垃圾的;
(二)處置超出核準范圍的建筑垃圾的。
第十九條 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未經批準在市區內飼養家畜家禽,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責令限期處理或者予以沒收,并可處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在公共場所遺留寵物糞便,不即時清除,影響環境衛生的,對其飼養人處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條 違反《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損壞各類環境衛生設施及其附屬設施的,除責令恢復原狀外,可并處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擅自拆除、遷移環境衛生設施或者未按批準的
拆遷方案進行拆遷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理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可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章 城市規劃管理
第二十一條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責令停止建設;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并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二條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拆除,可以并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一倍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批準進行臨時建設的;
(二)未按照批準內容進行臨時建設的;
(三)臨時建筑物、構筑物超過批準期限不拆除的。
第二十三條 城管執法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經市人民政府同意,采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第四章 城市綠化管理
第二十四條 違反國務院《
城市綠化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侵害,可并處罰款;造成損失的,應負
賠償責任:
(一)損壞城市樹木花草的;
(二)擅自修剪或者砍伐城市樹木的;
(三)砍伐、擅自遷移古樹名木或因養護不善致使古樹名木受到損傷或者死亡的;
(四)損壞城市綠化設施的。
第二十五條 依據《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未經同意擅自占用城市綠化用地的,責令限期退還、恢復原狀,可以并處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第二十六條 依據《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未經同意擅自在城市公共綠地內開設商業、服務攤點的,責令限期遷出或拆除,可以并處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對不服從公共綠地管理單位管理的商業、服務攤點,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
第五章 市政設施管理
第二十七條 依據《安徽省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并可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批準,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
(二)擅自填埋具有調蓄功能的城市河塘的;
(三)在城市防洪設施保護范圍內擅自設置建筑物、構筑物等損害城市防洪設施的;
(四)擅自占用、拆除、改動、遷移城市照明設施的。
第二十八條 違反《安徽省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未經批準在橋梁、道路、路燈上敷設管線、設置廣告牌或者其他懸掛物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并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二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對設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種管線的檢查井、箱蓋或者城市道路附屬設施的缺損及時補缺或者修復的;
(二)未在城市道路施工現場設置明顯標志和安全防圍設施的;
(三)占用城市道路期滿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后,不及時清理現場的;
(四)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設各種管線、桿線等設施,不按照規定辦理批準手續的;
(五)緊急搶修埋設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線,不按照規定補辦批準手續的;
(六)未按照批準的位置、面積、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或者需要移動位置、擴大面積、延長時間,未提前辦理變更審批手續的。
第六章 房地產管理
第三十條 違反《
安徽省物業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以下規定處以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責任人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一)拆改房屋承重結構的,處以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二)占用房屋共用部位、公共場地的,個人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單位處以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個人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單位處以十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款;
(三)損壞共用設施設備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安徽省物業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第四項規定,擅自改變房屋用途或外貌,影響他人生活、工作或市容環境,由業主委員會根據管理規約約定進行協調、處理;協調處理不成的,由城管執法局會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恢復原狀;情節嚴重的,可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章 建筑管理
第三十一條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規定,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未經批準擅自施工的,責令改正,對不符合開工條件的責令停止施工,可以處以罰款。
第三十二條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規定,涉及建筑主體或者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擅自施工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章 風景名勝管理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風景名勝區是指城市規劃區內省級及以上風景名勝區。
第三十四條 違反國務院《
風景名勝區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或者限期拆除,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山、采石、開礦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
(二)在風景名勝區內修建儲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設施的;
(三)在核心景區內建設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療養院以及與風景名勝資源保護無關的其他建筑物的。
第三十五條 違反《風景名勝區條例》的規定,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禁止范圍以外的建設活動,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的,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對個人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 違反《風景名勝區條例》的規定,個人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開荒、修墳立碑等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七條 違反《風景名勝區條例》的規定,未經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審核,在風景名勝區內進行下列活動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設置、張貼商業廣告的;
(二)舉辦大型游樂等活動的;
(三)改變水資源、水環境自然狀態的活動的;
(四)其他影響生態和景觀的活動。
第三十八條 違反《風景名勝區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景物、水體、林草植被、野生動物資源和地形地貌造成破壞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恢復原狀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的,責令停止施工。
第九章 環境保護管理
第三十九條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城市飲食服務業的經營者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致使排放的油煙對附近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污染的;
(二)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大氣排放粉塵、惡臭氣體或者其他含有有害物質氣體的。
第四十條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在人口集中地區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在人口集中地區露天焚燒秸桿、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第(四)項規定,未采取防燃、防塵措施,在人口集中地區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的,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或者處以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建筑施工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在市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夜間進行禁止進行的產生環境噪聲污染建筑施工作業的,責令改正,可以并處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規、規章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予以處罰:
(一)在市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從事五金加工、機動車維修等生產經營活動排放偶發性強烈噪聲的;
(二)在市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第十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四十四條 在城市道路、廣場等公共場所無照經營的,依據國務院《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十四條規定予以取締,沒收非法所得。
第四十五條 未按核準的經營地點在城市道路、廣場公共場所經營的,依據《
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六條,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十一章 公安交通管理
第四十六條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非機動車在人行道停放,妨礙行人通行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四十七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人行道上機動車停放、臨時停車規定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條規定,可以指出違法行為,并予以口頭警告,令其立即駛離。
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并可以將該機動車拖移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拖車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并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停放地點。
因采取不正確的方法拖車造成機動車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補償責任。
第十二章 執法程序
第四十八條 城管執法局應建立執法監督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
執法人員執行公務時,不得少于兩人,應當統一佩戴執法標志,出示省人民政府統一頒發的有效行政執法證件,并使用統一的行政執法文書。
第四十九條 執法人員執行公務時,可以行使下列權利:
(一)進入被檢查單位或現場進行調查,依法詢問有關當事人,并制作現場勘驗筆錄、調查筆錄,或者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查;
(二)查閱、調閱或復制被檢查單位與檢查事項有關的資料。調取原始憑證有困難的,可以復制,但復制件應當標明“經核對與原件無誤”,并由書證人簽名或蓋章;
(三)依法采用錄音、拍照、錄像等手段,取得有關證據材料;
(四)在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城管執法局負責人批準,可以對證據依法先行登記保存;
(五)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五十條 執法人員在執法中,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可以當場作出處罰決定,填寫統一格式、加蓋城管執法局公章的處罰決定書,送交被處罰人。其中,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罰款或者不當場收繳罰款事后難以執行的,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二)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級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所在機關,所在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三)除本條第(一)項規定的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實施的其他行政處罰,必須依法調查、取證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的,城管執法局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四)對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遵守罰繳分離制度;
(五)在其管理權限內對有關行政管理機關移送處理的違法行為,應當在五日內進行審查,決定是否
立案。決定不予立案的,應當書面告知有關行政管理機關不予立案的理由;立案查處的,在作出處罰決定后書面通報有關行政管理機關;
(六)城管執法局查處案件時,發現違法行為損壞公共設施可能涉及賠償的,應當及時通知相關行政管理機關作出賠償、補償及責令恢復原狀決定。
第五十一條 有關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按照下列要求,配合城管執法局依法行使行政處罰權:
(一)有關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將與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許可決定及時抄送城管執法局備案;
(二)對城管執法局在查處的違法案件中需要作技術鑒定的,應當在接到
委托書后按要求作出鑒定;
(三)對城管執法局移送的其管理權限內的違法行為和必要的證據或者材料,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并應當在作出處理決定后,及時通報城管執法局;
(四)發現屬城管執法局管理權限內的違法行為,應當移送城管執法局,由城管執法局立案查處;
(五)在接到城管執法局要求處理賠償問題的通知后,應在五個工作日內提出
賠償標準和賠償數額。
第五十二條 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相關部門聯席會議,互通情況并協調處理有關行政執法事宜。
第十三章 執法監督
第五十三條 城管執法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作出后十五個工作日內,抄送同級政府法制部門和相關行政管理機關。
第五十四條 城管執法局和有關行政管理機關在工作中發現對方有違法、超越職權、或者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應當及時提出建議,或者提請市人民政府予以糾正。
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
行政訴訟。對城管執法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向市人民政府提出。
第五十六條 城管執法局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四)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財物的;
(五)索取或收受他人的財物、收繳罰款據為己有的;
(六)玩忽職守,對應當予以制止和處罰的違法行為不制止、不處罰,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遭受損害的。
有前款第(四)項情形的,由財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追繳。
第十四章 附 則
第五十七條 本辦法所稱的城市道路是指具備一定技術條件,供車輛、行人通行的道路、橋梁及其附屬設施,以及公共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單位內部道路和封閉管理的居住區內的道路除外。
第五十八條 本辦法由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五十九條 本辦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