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自治區
柳州市人民政府
第一條 為進一步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認真做好城鎮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工作,切實為民辦實事,促進柳州市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根據國家
勞動保障部《關于全面推進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的通知》(勞社部發[2007]24號)和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的通知》(桂政辦發[2007]80號)精神,結合柳州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以“援助個人為主,兼顧家庭”為“零就業家庭”援助原則。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零就業家庭”,是指具有柳州市城鎮戶口的同一戶家庭成員中,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因就業困難無1人就業或1年內家庭成員從事有收入的勞動活動時間合計不足3個月(含3個月)的家庭。
本辦法所稱的家庭成員,不含超過法定勞動年齡人員、退休退養人員、在學、服兵役及服刑人員。
第四條 符合第三條規定條件的家庭,按照自愿的原則,到戶口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無社區的到上一級街道或鄉鎮勞動保障所)申請填報《“零就業家庭”申請登記表》一式三份,并提供以下材料:
1. 居民戶口簿、進入法定勞動年齡段的家庭成員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2. 進入法定勞動年齡段的家庭成員未就業的有效憑證。其中,企業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再就業優惠證》或企業出具的解除(終止)
勞動關系的證明;其他城鎮未就業或失業人員、新成長勞動力未實現就業人員提供勞動保障部門核發的《失業證》原件和復印件。
3. 求職登記表。
4.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須提供民政部門核發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領取證。
人戶分離的家庭,可憑戶口所在地社區出具的人戶分離證明到常住地(居住6個月以上)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申請“零就業家庭”登記;在居住地居住不滿6個月的到戶口所在地社區申請。
第五條 “零就業家庭”的認定。
(一)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應在申請家庭登記之日起的7個工作日內推薦申請家庭的人員參加勞動保障部門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完成入戶調查、材料審查和公示程序(公示時間為3天),并在《“零就業家庭”申請登記表》加具審核意見和蓋章后,報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復核。
(二)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在接到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上報的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復核,在《“零就業家庭”申請登記表》加具審核意見和蓋章后并上報縣(區)勞動保障機構。
(三)縣(區)勞動保障機構在接到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上報材料后,在3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認定,并簽發《“零就業家庭”援助卡》,和認定材料一道返回街道(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作為“零就業家庭”認定材料建檔管理。
(四)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在3個工作日內將《“零就業家庭”援助卡》發給申請家庭,并可為其家庭成員中的1人辦理《再就業優惠證》;屬于城鎮低保家庭的,按《柳州市發放、使用、管理辦法》(柳勞社字〔2006〕43號)辦理《再就業優惠證》。
第六條 《“零就業家庭”援助卡》是 “零就業家庭”的憑證, “零就業家庭”中的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家庭成員為就業援助對象,可以享受本辦法規定的各項就業援助優惠政策。
第七條 “零就業家庭”援助實行分片包干和屬地化管理。各縣、區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消除“零就業家庭”工作。各縣(區)、級勞動保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各縣(區)、街道(鄉鎮)和社區勞動保障機構應對轄區內的“零就業家庭”建立臺帳并實行動態管理,指定專人負責,提供“一幫一”跟蹤服務,及時登記其享受援助政策及再就業情況并對臺賬進行更新和整理。
第八條 《“零就業家庭”援助卡》有效期為1年,有效期滿后應重新認定。
第九條 “零就業家庭”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由所屬就業服務機構收回其《“零就業家庭”援助卡》和《再就業優惠證》,不再享受相關就業援助政策:
(一)家庭中的下崗失業人員經推薦介紹就業3次以上,本人不應聘或由于本人原因辭職、開除或解聘而造成不就業或失業的;
(二)所轄街道(鄉鎮)或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連續3個月無法與其取得聯絡的;
(三)不配合或不接受勞動保障、民政、計生部門日常調查和管理的;
(四)其他不符合“零就業家庭”認定條件的。
第十條 “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除按規定享受國家、自治區和柳州市規定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扶持政策外,憑《“零就業家庭”援助卡》還可享受本辦法規定的各項優惠政策,原下放的文件涉及的同類優惠政策以本辦法為準。
第十一條 對招用“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各類用人單位,按現行政策享受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第十二條 鼓勵“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憑《再就業優惠證》按規定享受相關稅費及其他屬于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所有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申請
小額擔保貸款用于創業,創業成功并按時還貸的,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創業獎勵。
第十三條 “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可享受3次免費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享受1次全免費的定向(從初級到中級職業資格)職業技能培訓或2次政府補貼職業技能培訓。“零就業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可享受2次免費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享受2次政府補貼職業技能培訓。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并取得相應職業資格的,可享受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對為“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提供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定點機構,除按現行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標準給予補貼外,超出補貼標準部分,從就業再就業資金中安排資金補足。
第十四條 實行承諾服務。對有就業愿望和勞動能力且對崗位不挑不揀的“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和其他家庭成員,各級職業介紹機構承諾在一個月內幫助其實現就業。
第十五條 政府開發公益性崗位必須優先安置“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就業,公益性崗位需要補缺,一律安排“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就業,對招用公益性崗位人員的單位實行指令性安置。各項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參照柳州市相關文件執行。
第十六條 對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零就業家庭”的成員,按照《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柳州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柳政發[2006]88號)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第十七條 各縣區人民政府要成立“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領導小組,將幫助“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業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就業再就業總體工作中。按照本辦法做好解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的工作。
第十八條 結合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要以本轄區資源為依托,立足社區,有針對性地開發社區服務、家庭小手工作坊、家電維修、小修理、小餐飲、托老托幼和市場攤點等服務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的崗位。加強和轄區內的各類型企業的聯系,廣泛收集各類用工信息,并保證信息收集、發布的時效性,做好用人單位和轄區下崗失業人員的招應聘工作。鼓勵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和各類
合法的勞務派遣公司開展合作,采取勞務派遣的形式將下崗失業人員組織起來,派遣到各類用人單位就業,并由勞務派遣公司負責和下崗失業人員
簽訂勞動合同并代繳社會保險和代發工資福利,勞務派遣公司可以享受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對符合“充分就業社區”條件的社區,給予一定的獎勵(充分就業社區認定和獎勵辦法另行制定)。凡推薦就業成功的,相關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按柳州市有關政策享受職業介紹補貼。
第十九條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積極主動做好促進“零就業家庭”成員的就業服務工作,在勞動力市場或就業服務大廳設立“零就業家庭”專門服務窗口,為其提供失業登記、就業指導、職業介紹、技能培訓、勞動保障事務代理等項目的“一站式”服務,對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的“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對象,要從創業培訓、落實
小額貸款及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等方面提供“一條龍”服務。
第二十條 “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所需的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補貼等補助資金,從各級就業再就業資金中列支。對就業援助所需的工作經費、獎勵經費和相關工作補貼各級財政要給予保障。
第二十一條 建立就業援助目標責任制。各級人民政府是轄區消除“零就業家庭”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級勞動保障機構要保證本轄區“零就業家庭”入戶調查率、申報登記率、職業培訓率和跟蹤走訪率達到100%,并建立“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檔案,實現本轄區城鎮“零就業家庭”戶戶有就業。
第二十二條 建立季度統計分析和情況通報制度。從本辦法下發之日起,各縣、區勞動保障部門要于每季度終了后5日內,將《“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情況統計表》和季度總結材料上報柳州市就業服務中心。市人民政府將按季度通報各縣、區“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情況,并作為年終考核的依據。
第二十三條 建立消除“零就業家庭”長效機制,實現“產生一戶,援助一戶,消除一戶,穩定一戶”,最終實現“戶戶有就業”的目標。
第二十四條 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加大對“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就業援助工作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幫助“零就業家庭”就業的氛圍。充分發揮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的作用,增強協調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切實為“零就業家庭”提供優質的就業服務。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