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令
第226號
《廣東省行政應訴工作規定》已經2016年8月2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第十二屆81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省長 朱小丹
2016年10月26日
廣東省行政應訴工作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本省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促進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以本省行政機關為被告的行政訴訟案件的應訴工作,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各級行政機關應當尊重和接受司法機關的監督,支持和配合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積極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及時總結涉訴原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行政應訴工作的領導和監督管理,為行政應訴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做好行政應訴工作的機構、人員和經費保障工作,及時解決行政應訴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各級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應訴工作制度,規范行政應訴辦理程序,加強對行政機關負責人、行政應訴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提高行政應訴能力。
第五條 被訴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履行應訴責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以及人民法院的通知進行答辯、舉證、出庭應訴和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
被訴行政行為承辦機關或者機構應當承擔具體應訴責任,負責準備被訴行政行為相關的事實、證據、依據、程序等材料,提出應訴答辯的初步意見。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負責行政應訴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
第六條 由各級人民政府直接作出的行政行為或者行政復議決定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被訴人民政府的法制機構負責準備被訴行政行為相關證據材料、提出應訴答辯意見等具體應訴事務。
由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或者受委托組織以人民政府名義作出的行政行為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由該行政機關或者組織負責準備被訴行政行為相關證據材料、提出應訴答辯意見等具體應訴事務,被訴人民政府的法制機構予以組織、協調和指導。
第七條 被訴行政機關正職負責人是該行政機關行政應訴的第一責任人,負有組織依法答辯、舉證、出庭應訴和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責任。
第八條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帶頭履行行政應訴職責,積極出庭應訴。正職負責人不能出庭的,由分管被訴行政行為業務的副職負責人出庭應訴;分管被訴行政行為業務的副職負責人不能出庭的,由其他副職負責人出庭應訴。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可以同時委托1至2名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不能出庭的,應當委托本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不得僅委托律師或者外聘的法律顧問出庭。
前款所指工作人員中應當至少有1名是被訴行政行為的承辦人或者熟悉相關業務的工作人員。
第九條 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會高度關注或者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書面建議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的行政訴訟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得僅委托代理人代為出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共同被告案件,如有前款規定情形的,由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第十條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及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本部門行政訴訟案件情況,確定本行政區域、本部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案件數量。
第十一條 被訴行政機關出庭應訴人員應當熟悉法律規定,了解案件事實和證據,配合人民法院查明案情;嚴格遵守法庭紀律,自覺維護司法權威。
被訴行政機關應當積極協助人民法院依法開展調解工作,促進案結事了,不得以欺騙、脅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訴。
第十二條 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前,被訴行政機關發現被訴行政行為確有違法或者不當,主動依法糾正的,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和對方當事人。
第十三條 被訴行政機關接到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后,應當根據裁判結果作出相應處理:
(一)認為應當上訴的,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二)生效的裁判文書有履行內容的,依法及時履行;
(三)認為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裁判確有錯誤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
第十四條 對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議,各級行政機關應當認真研究和辦理,并將辦理結果及時回復人民法院。
第十五條 對敗訴的行政訴訟案件,被訴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總結敗訴原因,查找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工作的措施。
第十六條 建立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案件備案制度。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案件,應當在收到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后,向本級人民政府法制機構備案。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機構應當定期對本行政區域行政應訴案件進行統計分析,并將統計分析結果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人民政府法制機構報告。
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應當將本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行政應訴職責情況納入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第十九條 行政機關出庭應訴、支持人民法院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行政應訴能力建設情況以及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應當納入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考評范圍。
第二十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等規定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予以問責;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干預、阻礙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的;
(二)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不出庭應訴也不委托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的;
(三)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四)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
(五)其他依法應當追究責任的。
第二十一條 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參加行政訴訟活動,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等教育法(2015年修正)
2015-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2010年)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試行)[失效]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訂)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2009-05-06國務院辦公廳200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基本情況
2009-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
2009-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2008-09-18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地震災區恢復生產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