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衛生計生委(人口計生委),各縣(市、區)衛生計生委(人口計生委):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改革生育服務證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衛指導發〔2015〕5號)的精神,結合河南實際,我委對《河南省生育證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現將《河南省生育服務證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2015年4月24日
河南省生育服務證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維護公民合法生育權益,規范生育服務證發放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改革生育服務證制度的指導意見》等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戶籍或現居住在本省的中國公民和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法人和其它組織。
第三條 實行生育服務證制度。生育服務證的登記發放管理應堅持依法、公正、公開、高效、便民的原則。實行一次性書面告知制度、委托代理代辦制度、承諾制和首接負責制等規定,推行網上辦理。
第二章 生育服務證的登記和審批發放機關
第四條 一孩生育服務證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登記辦理。
二孩生育服務證在縣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辦理。
批準縣處級以上(含縣處級)干部生育第二個子女的應在批準后10日內報上一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 一孩生育服務證的登記、發放、登記表歸檔和二孩生育服務證的受理、初審、上報等工作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二孩生育服務證的復核、審批、發放、備案、案卷歸檔等工作由縣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
第六條 一孩生育服務證在夫妻任何一方戶籍地(現居住地)均可登記,村(居)民委員會應協助做好生育服務證登記的相關工作,做到便民、及時、免費辦理。二孩生育服務證在夫妻雙方戶籍地均可辦理,女方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地應協助受理地出具相關證明。
第三章 一孩生育服務證(證明)的登記程序
第七條 合法登記結婚的夫妻,雙方均屬初育的,生育前可按以下規定登記一孩生育服務證(證明):
1、個人登記。登記人填寫《一孩生育服務證(證明)發放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非登記人簽名的《登記表》應提供有登記人簽字的委托書),并提供以下材料:(1)夫妻雙方身份證(屬于流入人口如果流動人口信息系統沒有其婚育信息的,還應提供《流動人口婚育證明》);(2)結婚證(再婚的還需提供原離婚判決書或調解書、協議書、離婚證,有多次婚姻史的,要提交所有婚姻史的相關證件或材料);(3)夫妻近期2寸免冠合影照2張。
2、鄉級發放。受理登記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及時核實申請人信息(無法核實的由夫妻雙方提供書面承諾),為其登記發放一孩生育服務證(夫妻雙方戶籍均為外省的流動人口只登記發放《流動人口第一個子女生育服務登記證明》)。
受理登記地要將辦理結果在15個工作日通報夫妻戶籍地或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如發現不符合一孩生育服務證登記條件的,取消其一孩生育服務證(證明)。
第四章 二孩生育服務證的審批程序
第八條 符合《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生育二孩條件的夫妻,生育前按下列規定申請辦理二孩生育服務證。
1、個人申請。申請人填寫《二孩生育服務證審批表》(以下簡稱《審批表》)。《審批表》需經夫妻雙方單位(機關、事業單位、國企)或現居住地(戶籍地)村(居)民委員會簽署核實意見(女方應提供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地核實意見)。非申請人簽名的《審批表》應提供有申請人簽字的委托書。
同時需提供以下材料:(1)夫妻雙方身份證;(2)夫妻雙方及子女戶口簿(或提供子女的相關證明材料);(3)結婚證(再婚的還需提供原離婚判決書或調解書、協議書、離婚證,有多次婚姻史的要提交所有婚姻史的相關證件或材料);(4)夫妻近期2寸免冠合影照4張;(5)符合《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有關規定的其他證明材料:
——經鑒定確診第一個子女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應提交設區的市級或省級衛生和計劃生育醫學鑒定組織的鑒定結果。
——經鑒定患不育癥,合法收養一個子女后懷孕的,應提交民政部門發放的收養證或相關證明、縣級以上(含縣級)衛生和計劃生育醫學鑒定組織出具的不育癥鑒定證明。
——夫妻雙方系歸國華僑或回本省定居的港、澳、臺同胞,身邊只有一個子女的,應提交僑務部門發放的歸僑證和公安部門出具的在本省定居的證明。
——夫妻一方為六級以上(含六級)傷殘軍人的,須持有軍人傷殘證。
——夫妻一方連續從事礦區井下采掘作業五年以上,只有一個女孩,且繼續從事井下采掘作業的,應提交礦區勞動人事部門出具的證明和本人繼續從事井下采掘作業的保證書。
——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應提交原離婚判決書或調解書、協議書、離婚證,未生育一方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未生育證明。
——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應提交獨生子女生母(養母或撫養方)的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及所在單位或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見附件7);獨生子女父母離異或再婚的,應提供撫養該子女并長期共同生活一方的證明,并注明其所有婚育情況。跨縣域人口應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證明上簽署審核意見)。合法收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棄嬰或兒童,應提交民政部門發放的收養證或相關證明;由社會福利機構撫養成人且沒有兄弟姐妹的,應提交民政部門的相關證明。
——農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個女孩的,應提交村(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該夫妻只有一個孩子且為女性證明(審批表能說明情況則無需提供)。
——農村居民男到有女無兒家庭結婚落戶,并贍養其父母的,應提交男方入贅到女方家庭結婚落戶并贍養其父母的公證書。
——農村居民在深山村定居五年以上,并繼續定居的,應提交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
——農村居民夫妻雙方為少數民族,應查看其身份證或戶口簿。
2、鄉級受理。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及時受理申請材料,確保審批表填寫內容完整,與所提供證件信息一致。經辦人對申請材料審核無誤后及時將原件退回,復印件留存。對材料齊全的,可下達《受理通知書》;對需要補正材料的,書面一次告知申請人。
3、鄉級初審。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受理后,應通過查詢人口信息系統或其他途徑對申請人填寫內容和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核實。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材料的核實工作(需要跨省核實的,核實時限不超過15個工作日)。經核查符合條件的,簽署意見,報送縣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經核查不符合條件的,下達《不予受理通知書》。經核查,申請人人戶分離、多地多次流動和婚姻變動、跨省婚姻等情況復雜、無法核實其婚育狀況的,可通知申請人對婚育情況作出書面承諾后予以上報。
4、縣級審批發證。縣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在收到初審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對符合生育第二個子女規定、材料齊全的,批準生育第二個子女,發給二孩生育服務證;對需要補正材料的,書面一次告知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不符合生育第二個子女條件的,作出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并將材料退回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及時將縣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的審批結果送達申請人。
第五章 生育服務證的使用與管理
第九條 生育服務證應由發證機關填寫,加蓋發證機關公章和鋼印后方能生效。
第十條 生育服務證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統一印制,免費發放。
一孩生育服務證登記表、二孩生育服務證審批表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統一設計。
第十一條 已領取生育服務證的夫妻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處罰,取消其生育服務證。已經生育的,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一)以不正當手段或虛假承諾取得生育服務證的;
(二)溺嬰、棄嬰、虐待嬰兒致殘、致死的;
(三)符合法定生育條件妊娠十四周以上的婦女實施非醫學需要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的。
第十二條 生育服務證(或證明)在生育前遺失的,應及時向發放機關報告,經原發證機關核實,補發生育服務證(或證明)。
第十三條 縣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應于每年3月底前逐級向上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書面報告上年度生育服務證的登記、審批、發放情況。
第十四條 發證機關對二孩生育服務證審批表、相關證明材料、生育服務證發放登記底冊要按年度分類、建檔,由專人統一管理,一案一卷,永久保存。各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每年應檢查一孩生育服務證的登記、二孩生育服務證審批、發放、管理和服務落實情況。
第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發放生育服務證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解釋。省轄市和縣(市、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機構改革到位的,由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執行;尚未改革的,由原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執行。
第十七條 本辦法“獨生子女”指夫婦生育或合法收養的唯一存活子女,一般指沒有同父同母、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或曾有兄弟姐妹但兄弟姐妹均死亡且沒有生育子女的。
以下情形也可視為獨生子女:
一是由社會福利機構撫養成人且沒有兄弟姐妹的;
二是夫婦只生育一個子女,該子女以及該夫婦依法收養的沒有兄弟姐妹的孤兒、殘疾兒童或者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棄嬰、兒童;
三是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離異后,該子女經法院判決或協議由一方撫養并長期共同生活,且撫養方未再婚或再婚后未再生育的;
四是夫妻雙方無生育子女,只合法收養一子女的,不考慮是否孤兒,有無兄弟姐妹。
依法收養以縣級民政部門發給的《收養登記證》為依據,對1992年4月1日《收養法》實施前形成的事實收養等情況以單位或村(居)委會出具證明或收養公證為依據。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2014年7月2日印發的《河南省生育證管理辦法》(豫衛指導〔2014〕3號)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2012修正)
2012-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2009年修訂)
2009-04-24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
2010-11-19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的決定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決定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