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保定市森林資源流轉管理辦法》(試行)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2012年9月24日
保定市森林資源流轉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森林資源流轉秩序,促進森林資源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本市行政區域內進行的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流轉,均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森林資源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森林資源流轉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將其可以依法流轉的森林、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有償轉讓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行為。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林權是指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
第五條 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轉,不包括森林內的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礦藏物、埋藏物。
第六條 森林、林木所有權流轉后,該森林或林木所依附的林地使用權在流轉合同規定的經營期限內也隨之一同流轉;流轉林地使用權時,林地上的森林和林木所有權或使用權也隨之一同流轉。流轉雙方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七條 森林資源流轉,可以采取轉包、租賃、互換、拍賣、招標、轉讓、作價入股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進行。流轉后的林權,可以依法繼承、擔保、入股和作為合資、合作的出資或合作條件,也可以按本辦法規定再次流轉,但不得改變林地用途。
第八條 森林、林木及林地流轉,應有利于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并本著依法、公開、公平、自愿、協商一致、有償流轉的原則進行。
第九條 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林權流轉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第二章 流轉范圍與期限
第十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權屬明確的下列森林資源可以流轉:
(一)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所有權;
(二)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權;
(三)生態公益林補償范圍以外的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使用權;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可以流轉的森林資源。
第十一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森林、林木所有權不得流轉:
(一)重點生態防護林、公益林、特種用途林;
(二)森林、林木、林地權屬不確定或有爭議的;
(三)其它不宜流轉的森林和林木。
第十二條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林地使用權不得流轉:
(一)納入國家建設規劃擬征收、征用的;
(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限制流轉的林地;
(三)在規定期限內未按合同約定完成林地綜合治理的。
第十三條 森林、林木、林地流轉時,出讓方已依法取得的林木采伐權可以隨同流轉,受讓方采伐林木按照森林采伐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流轉期限,應根據森林、林木的林種、樹種、林齡、面積和林地經營形式由流轉雙方協商確定,但最長不得超過原承包期限剩余期限,流轉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七十年。
第三章 流 轉 程 序
第十五條 國有林權流轉及其流轉方式應按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并依法進行監督管理。
第十六條 集體統一經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需要流轉的,要提前30日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公示,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并采用招標、拍賣或公開協商等方式流轉。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個人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可依法自主流轉。
第十七條 國有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流轉和集體統一經營的森林資源流轉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評估辦法按《保定市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自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基準日起滿1年后再進行流轉的,應當重新進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
第十八條 市、縣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同級國有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的拍賣和招標工作。
第四章 流 轉 管 理
第十九條 出讓方必須是森林、林木所有權人,林地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
第二十條 流轉雙方必須是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法人、個人和其他組織,不受身份和地域的限制。外商應持有能證明其身份和資信的有效文件或證書。
第二十一條 流轉雙方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接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
第二十二條 流轉雙方應簽訂流轉合同。流轉合同應具備以下內容:
(一)流轉雙方名稱或姓名、法定代表人姓名、工作單位和住址;
(二)森林、林木和林地四至界限、面積、林種、樹種、林齡、蓄積量或林產品常年產量;
(三)流轉時間和起始、終止的時間;
(四)流轉價款、付款方式及時間;
(五)流轉雙方的權利、義務及責任;
(六)違約責任;
(七)流轉雙方認為應當約定的其他內容;
(八)森林、林木所有權或林地使用流轉時的資源現狀分布圖。
第二十三條 出讓方享有流轉森林、林木或林地所取得的收益權及按合同約定到期收回森林、林木、林地的權利,在合同有效期內被國家建設征用、征收的林地除外。
第二十四條 出讓方應承擔以下義務:
(一)依照流轉合同的約定向受讓方移交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
(二)在流轉有效期間,不得干擾受讓方依照合同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十五條 受讓方享有以下權利:
(一)開展林木培育,林下種植、養殖、培植及森林旅游等林業生產經營活動;
(二)依法采伐利用森林、林木,對所取得或培育的森林、林木可再流轉,收益歸己;
(三)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在流轉期內允許繼承,并可以作為貸款或其他債務的質押;
(四)依法享受有關林業的扶持和優惠政策。
第二十六條 林地在流轉期間,因國家建設確需征用、征收的,其森林、林木及附著物補償費歸屬流轉合同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合同未作約定的,由雙方協商辦理。
林地補償費歸林地所有權人。
第二十七條 受讓方應承擔以下義務:
(一)履行流轉合同規定,及時交付流轉金;
(二)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林地的植樹造林或者林業開發任務;
(三)保護森林、林木和林地資源,依法采伐森林、林木,并及時更新造林;
(四)搞好護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依法保護野生動植物。
第二十八條 流轉森林、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時,流轉雙方應向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供下列材料,以便辦理林權變更手續:
(一)流轉合同;
(二)林地類型、坐落位置、四至界限、面積及地形圖,現有林木資源狀況,包括林種、樹種、樹齡、蓄積量等;
(三)基礎設施和其他附著物現狀;
(四)林權證書;
(五)其他應當提供的資料。
第二十九條 森林、林木所有權或林地的使用權流轉后,流轉雙方應及時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權屬變更手續。
第五章 法 律 責 任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進行森林資源流轉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權屬變更登記。
第三十一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在森林資源流轉工作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由保定市林業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2012年9月24日起施行,有效期兩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7修正)
200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的決定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2002-08-0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
2010-05-0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
2010-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職責的通知
2009-02-03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
2008-08-03國務院關于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08-01-1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無錫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7-09-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的通知
2007-06-0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2007-01-29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物資總局關于推廣杭州市木材公司經驗提高木材利用率的請求報告的通知
1979-09-30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失效]
1979-11-21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失效]
198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