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各區管委會,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三亞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三亞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的違法違規行為,鼓勵社會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及時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建立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的指導意見》(食安辦[2011]25號)及《海南省食品安全舉報獎勵管理辦法(試行)》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舉報的、經本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受理、督辦或者直接參與調查處理并查證屬實的、發生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違法案件。
第三條 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負責食品安全舉報獎勵的監督、審定、獎金管理、獎金發放、信息披露等日常工作事宜。
衛生、農業、質檢、工商、食品藥品監督、出入境檢驗檢疫、商務、海洋漁業等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食品安全舉報的受理和查處工作。
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和有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公布舉報電話、傳真、通信地址及電子郵箱等有效聯系方式,明確舉報的受理范圍。
第四條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受理下列途徑舉報的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并形成接報受理記錄。
(一)以來訪形式舉報的;
(二)電話、傳真、信函、電子郵件舉報的;
(三)其他部門移交的;
(四)其它途徑。
第五條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舉報不得推諉拒絕,對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的舉報內容,要及時組織核查;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的,要及時移送相關職能部門處理,同時應向舉報人說明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分工情況,并將具體監管部門告知舉報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部門。
第六條 舉報下列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之一的,屬于本辦法獎勵范圍:
(一)在農產品種植、養殖、加工、收購、運輸過程中使用違禁藥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
(二)在食品生產、加工、收購、倉儲、運輸、銷售過程中使用非食用物質、非法添加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或者違法制售食品非法添加物的;
(三)使用過期、發霉、變質的原料或者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
(四)收購、加工、銷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制品,或者加工銷售未經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肉類及其制品的;
(五)私屠濫宰,或者向動物及其產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的;
(六)生產、經營變質、過期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
(七)仿冒他人注冊商標生產經營食品、偽造食品產地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食品生產許可標志或者其他產品標志生產經營食品的;
(八)未按食品安全標準規定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
(九)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
(十)對應當采取下架封存、銷毀等措施退出市場的食品,而未依法采取相應措施予以退市的;或者將應當退出市場的食品再次流入市場經營的;
(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實施條例》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七條 舉報人獲得食品安全獎勵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違法案件發生于本市行政區域內;
(二)有明確、具體的被舉報方;
(三)舉報提供的線索事先未被行政主管部門掌握;
(四)舉報的情況經查證屬實。
第八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均有權對涉及食品安全的違法行為進行舉報、獲得獎勵。
(一)舉報人以來訪、信函、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實名舉報的,經查證屬實給予相應獎勵;
(二)對匿名舉報的,經查證屬實并能夠確定舉報人真實身份的,也應當給予獎勵;
(三)同一線索被兩個以上舉報人分別舉報的,對前三名舉報人按貢獻大小給予獎勵;
(四)兩個或兩個以上舉報人聯名舉報同一線索的,按一案進行獎勵;
(五)對同一案件的舉報獎勵不得重復發放。
第九條 根據舉報人提供的線索與調查處理的事實結論相符合的程度,舉報分為下列三個等級:
一級:能詳細提供被舉報方的違法事實、調查線索和關鍵證據,積極協助案件查處工作,舉報情況與違法事實完全相符。
二級:能提供被舉報方的違法事實、調查線索和部分證據,協助案件查處工作,舉報情況與違法事實基本相符。
三級:能提供調查線索,但尚未對違法事實進行直接核實,未配合案件查處工作,舉報情況與事實結論大致相符。
第十條 給予舉報人的獎勵金額,應根據舉報案件的處罰金額、舉報等級及舉報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效果進行確定。
(一)屬于一級舉報的,按該案處罰金額的4%及以下給予獎勵;
(二)屬于二級舉報的,按該案處罰金額的2%及以下給予獎勵;
(三)屬于三級舉報的,按該案處罰金額的1%及以下給予獎勵;
(四)無處罰金額的,給予50元獎勵;
(五)移動司法機關的,給予5000元獎勵;
(六)每起案件的舉報獎勵金額一般不超過3萬元;
對于舉報違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的地下“黑窩點”、“黑作坊”等的人員,以及違法生產經營單位內部或食品業內舉報人員,可適當提高獎勵額度,但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萬元。
第十一條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辦結所受理的舉報。情況復雜的可以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45個工作日。
第十二條 案件承辦單位應當自案件調查屬實并進入行政處罰程序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或者移送司法機關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對舉報事實、獎勵條件和標準予以認定,填寫《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審批表》,提出獎勵意見,經單位主管部門同意后,向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申報。
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應在20個工作日內對舉報獎勵意見予以審定并回復,符合獎勵條件的應自審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案件承辦單位撥付獎勵資金,由案件承辦單位通知舉報人到指定地點辦理手續、領取獎金。
第十三條 舉報人應在接到領獎通知之日起2個月內,憑本人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到案件承辦單位領取舉報獎勵;因故不能現場領取的,也可提供有效銀行帳戶,通過銀行劃轉;委托他人代領的,應提供委托證明、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逾期不申領的,視為自動放棄。
第十四條 市政府設立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專項資金,由市財政局列入年度預算安排,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管理,單帳核算,專款專用,并接受審計、監察等部門的監督檢查。當年剩余資金,由市財政局統一收回。
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應當定期檢查舉報獎勵制度的執行情況,并向市財政部門通報。
第十五條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建立并嚴格執行舉報保密制度。未經舉報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公開或泄露舉報人姓名、住所、身份、工作單位、舉報內容等信息。
違反上述規定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
第十六條 舉報人應當對所舉報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借舉報之名故意捏造事實誣告他人或者進行不正當競爭的,偽造舉報材料騙取或者冒領獎金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舉報材料,冒領舉報獎金的;
(二)對舉報事項不予核實查辦的;
(三)有泄密行為的;
(四)向被舉報人透露相關信息,幫助其逃避查處的。
第十八條 下列舉報不適用本辦法:
(一)與食品安全工作有關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舉報;
(二)負有食品安全管理職責的部門工作人員的配偶、直系親屬或者其授意他人的舉報;
(三)假冒偽劣產品的被假冒方或其代表、委托人的舉報;
(四)屬申訴案件的舉報。
第十九條 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舉報電話
市公安局 88868001或88868110
市農業局 88272632
市質監局 88688567
市工商局 12315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 88688567
市商務局 88272447
市海洋漁業局 88264259
市綜合執法局 88595007
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88292918
市教育局 88657855
市衛生局 88275736
市鹽務局 88249608
市糧食局 88272209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近: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審批表
http://www.sanya.gov.cn/govpub/sfile/govfile/data/t20120419_34224.shtml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吉超律師(18646396912),男,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執業律師,黑龍江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訴訟法學專業。 具有良好的正規法學教育背景、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通曉國家現行重要法律、法規。自擔任執業律師以來承辦過大量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長期奮斗在法律實踐工作的最前沿,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脫離實踐而空談理論;具有十分豐富的訴訟實戰經驗和處理各類法律事務的實踐經驗;深得當事人一致好評。諳熟國家立法和法學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以及司法實踐的最新動態。 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不唯上,不唯權,不唯書,不唯錢;不做高高在上的學者,也不做挑詞架訟的訟棍;堅持維護當事人利益至上,維護公平與正義至上,為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臺灣省出席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83-03-0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3-0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1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1-04-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通知精神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10-0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9-19